jspxshequ 发表于 2013-12-26 15:53:13

在“结构”中提高言语感受力

教育部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谈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里强调的是“语文实践”和“语文规律”问题。学习语文,不能仅仅提倡多读多写,以至于停留在简单重复的低效状态。
      “新基础教育”在探索性阶段就提出了“教结构、用结构”及“长程两段”式教学的要求,并作了总结。在“结构”中学语文、感受言语,是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有效途径。我的理解是,这里的“结构”泛指语文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方法结构”等等。有了这种“结构”,就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去感受言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掌握“结构”,有一个“教—学—用—重组”的过程。
      一、发现式教“结构”
      例如:教《扁鹊见蔡桓公》,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序”。学生独立思考后畅所欲言,课文的“序”呈现得丰富多彩。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序”:
      (1)时间(居几日)
      (2)病情(腠理—肌肤—肠胃—骨髓)
      (3)扁鹊
      行动:见—还走—逃秦
      语言:不治将恐深—不治将益深一无奈何也
      (4)桓侯
      态度:不应、不悦一使人问之一使人索扁鹊
      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被激活,然后加以综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桓侯的病情逐渐加剧。在这个过程中,扁鹊从主动地求“见”到“望桓侯还走”以至“逃秦”;桓侯的态度,从“不应”、“不悦”到“使人问之”进而“使人索扁鹊”,但已为时已晚。从这个“序”的结构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作品的主旨:酿成桓侯病入膏盲、难逃一死的悲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讳疾忌医。
      通过发现式地教课文的“序”,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学生体会到课文的“序”不是散乱的,而是呈现出“结构”状的。这里有时间的“序”,事情发展的“序”,人物语言、行动、态度变化的“序”等等,而且这些“序”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理清了这样一个“序”结构,我们对蔡桓公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就有了更深入更贴切的把握。
      发现式教“结构”的好处在于,学生参与了知识、结论生成的全过程,涌现出来的学生资源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
     二、导向式学“结构”
      通过发现式教“序”的“结构”,学生对“序”的“结构”有了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并定向,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序”的“结构”。例如,学习巴金的《狗》,要求学生细致分析作品展开的“序”,具体定向为“我”与“狗”的对峙关系的转变。要求学生用表格加以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通过人—狗之间“对峙”关系转变的全过程:从“害怕狗”,到“觉得可耻”、“不再逃避”,进而用“轻蔑的眼光、顿脚、吐出骂语”,并且“拾起石子打过去”,最终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
      从中告诉我们:面对凶恶的敌人不能害怕、逃避,而必须勇敢地、无所畏惧地坚决斗争。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揭露敌人(日本侵略者)貌似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丑恶本质,鼓舞人们勇敢无畏、坚决斗争的信心。
      有了序的“结构”概念,学生逐渐掌握了一种思维的方式,这是建立学习方法结构的第一步。然后才由“定型”到“变式”,使学生对文本言语的感受能力不断提高。
      导向式学“结构”的好处在于,既关注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又重视教学主体的指导作用,尤其重视两个主体之间有效的交互作用。

http://www.jspxedu.cn/uploads/100609/49_144753_1.jpg
三、自主式用“结构”
      在发现式教“结构”、导向式学“结构”的基础上,才可能自主式用“结构”。例如质疑的方法“结构”,我们概括为如下内容:
      (1) 整体三问质疑: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
      (2) 文章结构质疑:标题、开头、结尾、过渡、照应。
      (3) 文体要素质疑: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文学类。
      (4) 语言技巧质疑:基本要求、表达方式、修辞乎法、写作技巧。
      (5) ……
      以上几个方面还可以不断细化,形成一个多层次、网络状的“结构”。有了质疑的方法“结构”,学生可以自主、灵活地用“结构”,逐步达到迁移的目的。
在具体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学生也许会提出无数个问题,然而从“结构”上分析,大致属于以上概括的“结构”中的某个问题。例如,学习《离别的礼物》,学生运用质疑的方法“结构”进行自学。我们可以作比较:不成“结构”的质疑是散乱的、支离破碎的;有了质疑方法“结构”之后,就显得比较规范、有序。当然,这样是不是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对于初中的学生,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我们追求的是掌握规矩,然后超越规矩。其中,第五种方法用省略号表示,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创新。四、创造性重组“结构”
      在初步具备语文“结构”概念的前提下,如何创造性地重组语文的“结构”,以提高学生言语的感受力呢?我们认为,一要符合语文的特点;二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语文“结构”的重组必须符合语文的特点。从言语感受的对象,词、句、段、篇出发,寻找规律和方法,最终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必须做到“精要、好懂、有用”,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迁移能力。
      例如,教《曹刿论战》的几个常用词,从词义的发生、发展中,让学生认识词义的“结构”。
      (1)  间:
      间,隙也,从门、月  (“间”古体字为“間”)(《说文》)
      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
      中间、间夹(间于齐楚)(《孟子》)
      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
      离间(谁能间之)(《左传》)
      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间”的词义“结构”可以概括为:空间一时间一人际间
      (2)  鄙:
      鄙,边邑也(边鄙)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自谦(鄙人)
      轻视厌弃(鄙薄、鄙夷、鄙弃)
      身份低下(卑鄙)
      “鄙”的词义结构可以概括为:边邑一边邑之人的特点一对己自谦一对人鄙视
      通过归纳,要让学生意识到,词义“结构”的概括是一项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不是孤立地解某一个词,而是在词义的联系中去把握,有利于学生形成迁移能力,提高言语的感受能力。
      同时,我们还发现,某一个词的词义可以形成一个结构,如果再作进一步归纳,所有的词义,基本上是按照“本义—引申义—语境义”来确定的。这是一个更一般性的词义结构。可见,结构还具有层次性。
      至关重要的是,语文“结构”的内化,最终必须由学习的主体去创造性地重组。
      语文“结构”的重组,必须顾及学生心理的特点。尽可能做到:简易、不易、变易: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语段的阅读:
      第一步:根据提供的语段,做如下研究。
      (1) 归纳主旨:摘录法、摘拼法、归纳法。
      (2) 理清层次:起始部分、展开部分、终止部分。
      (3) 起始方式:首括式、设问式、引述式……
      (4) 终止方式:结论式、引证式、引申式……
      (5) 展开方式:举例、时空、因果、比较、总分、定义、分类、联想……
      第二步:自己收集类似的段落,根据上述要求分析。
      第三步:继续收集语段资料,做出创新的分析。
      这里的三步,可以看做是阅读语段的能力“结构”:从提供语段按要求阅读,到自找材料按要求阅读,最后是自找材料创造性阅读。能力层次由低向高发展。其中第一步的五点,可以看做是语段阅读的方法“结构”。其中的“归纳主旨”一条,又形成一个小类的方法结构。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内化的语文“结构”,尽可能要做到“三易”:简易,学生学起来方便;不易,力求体现语言规律;变易,因具体语境使语言鲜活。简易、不易、变易的语文“结构”,将成为重组的成功标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语文“结构”的创造性重组。

来源:《新基础教育》   作者: 上海市华漕中学  单云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结构”中提高言语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