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秦皇岛内训之学后知识点梳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徐艳莉
时间:
2011-3-14 14:14:33
标题:
秦皇岛内训之学后知识点梳理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
2.中小学德育目标:培养好公民
3.好公民的四个表现: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
4.不喧哗(智慧型定义):两个人说话不让第三个人听到。
5.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道德教育。
6.习惯,是思维与行为的定势。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7.礼之根本在于恭敬心。
8.中华先祖的基础教育:五教(即五伦关系:父子关系——父子有亲;君臣关系——君臣有义;夫妇关系——夫妇有别;兄弟关系——长幼有序;朋友关系——朋友有信)。
9.道德:道,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顺从大自然法则,不违越地做人。
10.“大人”者,具有大心量,又不失其赤子之心之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学记》是先祖最好的教育学论著。
11.教育的本质:上所施,下所效也;长善救失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救失:言教,力行。)
12.善,有益于人是善;恶,有益于己是恶。
13.人不为己天助地助,人只为己天诛地灭。
14.儒家五常:仁、义、礼、智、善。佛家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15.人生幸福的标准:五福临门(五福:长寿,康宁,富贵,好德,善终。)
16.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17.如何教孝?
(1)知恩报恩。(每个人的生日是父忧母难日)
(2)以身作则。
(3)夫妻配合。
(4) 亲师配合。
(5)教育原则一致(如:共学《弟子规》)。
(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8.爱,爱不是欲望,不是占有,不是控制。爱是无私,成全。
19.五论之夫妇有别是指责任有别。好丈夫的三义:恩义,情义,道义。好太太的四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闺阃乃圣贤所处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
20.笃行(1)修身: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2)处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3)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于己。
21.家族:族谱,堂号,家训,家规
22.学习经典的方法:熟读成诵,深入义趣(解词、解句,深入义趣),笃行落实。
23.弟子规:弟子:狭义指学生,儿女;广义,每一个人。规,左边“人”扛两个担子是“夫”即“大丈夫”;见,见解。弟子规:大丈夫的见解,引申为规律,规则。
24.姑娘道:性如棉,志为根,提满家。
性如棉:柔软,洁白,温暖,绵长。
志为根:不争,不贪。
提满家:和乐。
25.劝谏:先建立信任,为对方付出。公共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利于对方),同事(同做一件事)。
26.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体相用,因缘果,君亲师。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