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华山情 [打印本页]

作者: sdhdzx138    时间: 2012-2-25 14:42:58     标题: 华山情

2012年2月20日晚饭后,点开土豆网,观看《品饮岁月的甘泉——屯溪中学65届知青赴祁门插队45周年聚会》,浮想联翩感受良多。
我与屯溪中学65届赴祁门插队知青有着不解之缘。
65届高中毕业生,是1962年秋入学读高一的。这一年高考升学率,屯溪中学排名全省第二。我和他们都于这年暑假后步入屯溪中学,他们因高分被考取,我被重点分配来任教,当年就执教高一语文。这批插队知青中有几位就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批学生,这次聚会的主持人陈观洲就是其中之一。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品饮岁月的甘泉》视频,就是他电告我的。
屯溪中学65届赴祁门插队知青,都是当年高考的“落榜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不是成绩不佳未考取,可以说,这部分“落榜生”其实都是高材生,比如陈观洲的学习成绩就一贯名列班级前茅。他们不被高校录取,是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就被内定“不予录取”。什么原因内定“不予录取”呢?或者是家庭出身不好,或者是父母有某种“历史问题”。是谁内定的呢?关键人物就是当年的教导主任。这个教导主任原先是追求升学率的高手,为了提高升学率,他曾经亲自动员一些没有把握考取大学的学生放弃高考。1964年,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思想之后,他就转而抓知青插队,想在安排家庭背景有问题的毕业生到农村劳动锻炼方面搞出点名声来。当时我对校方为了所谓的校誉而扼杀学生人生理想的做法深怀腹诽。
对65届20多名毕业生赴祁门插队这件事,屯溪中学是当大事来抓的,除了做好常规安排之外,还派了两位党员教师带队,在一年内与插队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随时随地为知青排忧解难。另外还有两位教师也在知青点参加了一年农业劳动。
知青在祁门灯塔公社落户一个月以后,屯溪中学又由校长胡庆源带领慰问团去慰问。慰问团成员由66届毕业班的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教师代表就是我。之所以派我作为教师代表,是因为我既是高三的四班主任之一又是其中一个班的语文教师,并且我所带班的学生中家庭背景复杂的较多,将内定“不予录取”的偏多。
我随慰问团到灯塔公社的五个知青插队点慰问,和每一个点上的知青共同劳动一天,并且随时记录知青们的劳动、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要求和建议,为校长回校后的报告作准备。也就是说,我参与慰问是带有调查访问性质的。因此,多数插队知青虽然不是我的学生,但我对他们的情况还是略之一二。
在此后的十来年里,我与这批插队知青还有一些交往。他们中的汪明霓发明插秧机享誉祁门全县之后不久,当时在屯溪广播站任编播组长的我,就去祁门进行录音采访,亲眼观看了汪明霓进行插秧机操作演示。事后以录音新闻的形式向徽州行署所在地的屯溪城乡广泛宣传。后来,他们中爆出了高新民自学成才医眼疾的事迹,我又通过广播进行宣传。到了1977年高考时节,他们中有一部分参加了考试,可在录取的节骨眼上发生了问题,曾经托我解过难而又负责这次徽州地区招生工作的教育局副局长跟我交谈了这个问题,他告诉因有“人民来信”而在是否录取他们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我对此谈了足以影响他思考的看法。事后得知,他在招生会议上的相关争议中慷慨陈词,致使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汪明霓等终于在当年高考中被录取。这批知青中有的读电大时又成了我的学生,后来相继担任《黄山日报》副总编、市政协文史办主任的金立民就是其中之一。我除了给他上了写作课,还担当他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
正因为如此,我在观看《品饮岁月的甘泉》视频时,特别专注。仔细辨认他们一张张笑脸,我分享他们的快乐;静听他们回顾峥嵘岁月的发言,我感同身受。他们虽然有过难以言表的苦痛,还经历了上十年的艰苦磨砺,但后来他们个个都是成功者,有的当了教授、有的当了名师、有的当了名医、有的在所从事的行业里当了能手。
在年逾六旬、插队45周年之际,他们欢聚一堂品饮岁月的甘泉。在场的不仅有当年的两位带队教师以及同他们一起劳动锻炼的两名教师,还有当年决定他们命运的人。在感悟峥嵘岁月苦也甜的时候,他们以坦荡的胸襟宽容了当年决定他们命运者的不仁。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