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论教育的实质公平(张志勇) [打印本页]

作者: sdhdzx212    时间: 2012-3-9 20:46:25     标题: 论教育的实质公平(张志勇)


论教育的实质公平



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定位,把教育列为民生之首。说实话,教育界对党中央对教育的这一论述的深意,并没有深刻的认识,甚至认为降低了教育地位,提升了文化的地位。

今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又听温家宝总理讲“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2010年7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温家宝总理讲,“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慢慢地,我对教育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对党和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重大的公共教育政策的深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一、教育的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在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尤其在扩大并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机会公平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各级各类教育的助学体系基本健全。这极大地促进并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教育公平有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之分。所谓教育的形式公平,就是人民群众获得的入学机会的公平。这种公平解决的是人民群众有没有机会上学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普及水平的问题,用人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而教育的实质公平是指人们在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之后接受的教育质量是否公平,或者说,人民群众有没有机会“上好学”。教育质量公平是终极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有没有机会入学上,更体现在入学之后接受的教育质量上。在这里,我把入学机会的公平看作是教育的形式公平,把入学之后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公平看作是教育的实质公平。

二、今天的教育不是促进社会公平,而是在扩大社会鸿沟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处于贫困之中的一种重要标志,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经过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我们解决这个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温饱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有人吃穿过于奢侈,有人吃穿过于艰难,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讲,社会财富分配太不公平。

我们的教育似乎也正处于这样的状态。尽管都在接受教育,但有的享受的教育资源过度,有的得到的教育资源过于贫乏。

1、学校教育资源两极分化

在重点大学中,来自农村学生的比例减少成为近年来大家关注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视角。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不说,这个减少有正常的一面,就是城市与农村的人口结构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相就降低。问题在于,当前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与我国城乡人口分布的自然比例严重不相称。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人归结教育制度问题,归结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我认为,这只是看到了病像,却不折不扣地找错了病根。我是那个时候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我知道,那时农村高中与城市高中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上没有大的差别。而今,城乡教育资源却产生了极大的差距。我认为,这才是导致城乡学生进入重点大学机会差距的根本原因。

2、校内教育机会两极分化

《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马太效应”具体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思潮的泛滥下,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马太效应”现象,学生们享受的校内教育资源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状态。什么“重点班”、“实验班”、“兴趣班”、“奥林匹克班”……等等,不一而足。而且,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还被名之曰“因材施教”。说到底,这是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极端追求而进行了的“因分施教”。在这里,我们根本找不到“因材”的一点影子。学校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从教师配置、资源投入等方面,可谓不惜一切代价。而那些被划入非“实验班”之类的学生,则被打入了另类,在教育配置上常常相差十万八千里。

3、学生教育质量两极分化

支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两极分化的价值基础上在于学校教育的一切定位围绕着升学有望的好学生来运转。由此,共处一校的学生就天然地被分为了两个群体——那些“升学有望”的好学生成了学校的“中心人”,而那些升学无望的所谓“差学生”成了学校的“边缘人”。

“中心人”与“边缘人”的在学校生活中的差距,不仅表现在享受的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上,而且体现在教育的人格权利与质量保障体系上。“中心人”在教育人格上也占据了天然高地,“边缘人”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受到了不平等的人格对待。同时,在学校的整个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中心人”是太阳,是重中之重;“边缘人”能学多注算多少,甚至爱学不学。

今天的这种学校教育公平吗?今天的教育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和谐来讲,就其承担的终极功能来讲,教育究竟是促进社会公平,还是拉大社会鸿沟?我个人认为,这种极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育,不但不能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的工具的伟大使命,而且成为拉大社会鸿沟的罪魁祸首。因为我们不能不承认,教育能不能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的神圣使命,当一个社会提供了较为的充足的教育机会之后,关键看教育的实质公平,即进入学校之后的教育是不是公平。而当今教育体制下,由于校内外教育资源配置及教育质量的两极分化,导致的是人的发展水平的“两极分化”,从教育对人的社会分层所产生的基础性作用而言,这种教育促进社会分化,拉大社会鸿沟。

三、没有教育的实质公平,教育就不会真正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的神圣使命

教育的实质公平有以下三个具体内涵:

1、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

每个孩子走进学校大门之后,他在教育人格上都是独立的公平的。基于独立而平等的教育人格,他具有天然的平等的教育权利。这种教育权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教育人格上一律平等。不能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二是学生在教育资源的分享上一律平等。在这里,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师资、课程资源、教学设施、教学时间等等,不能人为地向某些学生倾斜,而剥夺一些学生的机会,等等。在当前,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要学校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课程方案。

2、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国家对总的教育要求,有教育方针;对具体的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育,有培养目标、有课程标准。从整体上讲,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构成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有基本质量标准的教育,这是学校教育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就是说,保障每位学生在人格、身心素质、学业成就、综合素养等方面,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这是学校必须向每位学生做出的基本承诺。

在当前,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标准的教育,就是让每位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质量的基本标准。学校教育对于每位学生而言是有质量底线的,也就是要全面培育合格学生。

3、让每个孩子享受个性差异的教育

我们讲教育的实质公平,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并不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不能不承认,人与人是不同的,有差异的。就学校教育而言,这里的学生个性差异具体表现在智慧类型、学习速度、学习水平上。基于此,学校教育在全面贯彻实施好国家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要通过国家选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和分层教学制度的实施,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其个性差异的教育的机会。分层教学是适应学生学习水平差异的需要,国家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是基于学生智慧领域差异的需要。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这种因材施教与一些学校办所谓的“重点班”、“实验班”等有根本的区别。

这里的关键是,学校应该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国家课程服务的基础上,开设丰富多彩有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资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大力倡导、积极推进“选课走班”教学制度的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谁说我们反对因材施教?只不过,我们所主张的因材施教,指向的不是某些人所强加给学生的所谓“重点班”、“实验班”,而是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个性发展的、天然秉赋的学习需求。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