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历史年代记忆12
[打印本页]
作者:
sdhdzx157
时间:
2012-4-16 09:08:18
标题:
历史年代记忆12
第十二类,计算式
所谓“计算式”,即运用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常见的有平方法,倍数法,等差法,综合法。
(41)平方法。利用数字的平方来记忆历史年代。如公元前525年波斯征服埃及,636年阿拉伯与拜占廷会战,都是前一位数字的平方等于后两位数。
(42)倍数法。利用两个数字的倍数关系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如“孝文三十三,死于499年,是指魏孝文帝活了三十三岁,死于公元499年,99年是33的3倍,很好记忆。
(43)等差法。
根据两数之差相等的特点来记忆历史年代。有相差十年的,如唐末黄巢起义是在874年开始,到884年黄巢战败牺牲,正好十年。1841年三元里抗英斗争,1851年金田村起义,两者相距十年。中法战争是1884年发生,中日甲午战争是在1894年开始,两次战争也正好是十年。1120年北宋方腊起义,1130年南宋钟相、杨幺起义,两次起义相差十年。也有相差百年的。如1127年金灭北宋,1227年蒙古灭西夏,两者相差一百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这两件事也相差一百年。
(44)数序递增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因历史年代中的数字,不断顺次递增,年代数字逐渐增大,形成节节高的定格。在世界中,如第一国际的四次代表大会,分别是1866年(日内瓦)、1867年(洛桑)、1868年(布鲁塞尔)、1869年(巴塞尔)召开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年爆发的。在中国史中,1234年是蒙古灭金。
(45)综合法。综合运用各种运算方法来记忆历史年代。如1644年清军入关,是“4”的平方后边两个“4”,也可以说是后两个数字相乘等于前两个数字。916年契丹政权建立,是“3”的平方与“4”的平方连排在一起。
数字本身结构特征记忆法。此种年代数字本身由于组合方式丰富多彩,它的内容结构就演变成了各种饶的风趣的组合形式,寻找其特征,便于学生形象化记忆。如整数结尾的:公元200年官渡之战;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双位数重叠的,1616年努尔哈赤建金,1919年“五四”运动,1818年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诞生。另外还有首尾数字相同的;383年淝水之战,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数字结构的特征并不是普遍的规律,然而经过教者潜心开掘,有些年代数字就变得颇有趣味了。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