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听詹万生《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报告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sy223    时间: 2014-2-28 14:15:37     标题: 听詹万生《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报告有感

今天听了詹万生《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报告,报告就以下几点向我们讲诉了有关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一、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
二、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三、民族精神在国外的影响与评论
四、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现状分析
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施途径。
    如何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德育工作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本人认为应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从学校整体上要加强领导,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中小学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健全“一把手”抓德育的工作机制,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把握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动向,研究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本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德育工作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从人、财、物等方面上舍得投入,建立起领导负责,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切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
    其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特别是人文学科及有关的自然学科中所具有的教育因素,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结合中小学生求知欲和可塑性强的心理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将民族精神有机的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把教师、班主任视为最重要的德育指导者,因为他们接触社会少、依赖性大、模仿力强,教师、班主任是他们心目中知识的化身、处世的楷模,享有崇高威望。因此,教师、班主任应利用好课堂及其活动的每一次机会,根据学生特点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有感性到理性创造性的将民族精神寓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第三,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各种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让学生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可以逐步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第四,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管理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诸多方面。利用学校的德育展室、各种荣誉榜有针对性的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利用校园内的名人雕塑、张贴悬挂的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校园文化长廊、校园广播、校园网、校风、校训、学风等激励用语、名人警句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利用教师的表率作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规范管理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校的环境布置、传统优秀项目的开展以及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
    第五,对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校除加强领导、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认知水平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好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资源外,还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成立家长委员会,并编写家长培训教材,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和进行家访,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基础上得以互补,引导家长用正确的言行举止教育和影响学生;还要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以及各种优秀的民族教育资源,对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之,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目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科学发展的观点,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发展光大,与时俱进,代代不息。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