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让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sy535    时间: 2014-8-5 09:48:25     标题: 让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

让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天赋,有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特长,他们接受的教育,他们未来的发展前景都不一而同。所以,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每个学生”反映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教育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在教育面前每个学生不论家庭出生背景如何,能力高低差异如何,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不能有任何一个学生被放弃,被遗弃,被抛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一个学生,放在一所学校或者真个社会往往显得那么的渺小微不足道,甚至会被忽略其存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显眼,不太会被老师或者其他人关注的学生,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却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是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的希望与寄托,他们的身上肩负着真个民族兴衰的重任,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每个”同时也反映了教育的公平性,师生不仅在人格上平等,而且教学合作过程中的地位上平等。更是受教育的权利不被剥夺的平等,无论遗传基因,表现优劣等等。学校和老师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极大的爱心与耐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个班主任提出这样的治班理念:“让事事有人做,让人人有事做”。这样就会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被需要,体会到被存在的价值意义这样才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而且学校也要想方设法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责任感,事业感,幸福感,让改革创新为动力,人性化管理为保障。在新课改的契机下,改变以往对教师和学生一成不变的单一的评价模式,这样师生才会放下包袱,老师不再为了分数而只把眼光放在少数的苗子生身上而冷落了一大片本来会有所作为的学生。每个学生因为感受到关爱而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那么所有的学生,教师乃至整个社会就不会有什么遗憾。

学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以人为本,围绕学生一生发展做文章,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有足够成长的优异环境,便是我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课程改革以来,许多心怀教育梦想的普通教师以及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成功的做法可以模仿、借鉴。但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东施效颦地盲目照搬照抄,势必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程式化的死胡同,从而失去课堂教学的活力,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前,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情况下,要去除哪些语文课堂上的形式主义呢?
  一、盲目模仿
  如,有人死套“三维目标”的框子,把语文课上成目标解答课。由于近年来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影响,一些地方强调从整体目标、阶段目标、一册教材目标、单元目标到课时目标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在说课的时候,也确实因此创造出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许多教师只学其皮毛,不得其精髓,死搬硬套,结果把语文课上成了单纯的教学目标解答课。所以,我们对于名师、专家的课堂只能借鉴,不能复制。
  二、变“满堂灌”为“满堂问”
  满堂灌作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被否定,原因就在于置学生于不顾,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满堂问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整节课零敲碎打地提问,把教学内容分解得支离破碎,丝毫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效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能给予及时、准确、恰当地评价,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上“对”或“不对”之类的语言搪塞。让语文课堂失去了深度和广度,从而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浪费。       

三、轻视基础知识训练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但是如果不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基础知识教学狠抓不放,能力培养狠抓不放。两条腿走路,逐步完善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首要的是把基础知识教学放在首位,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字都不认识,平常的词都不知道读音,怎么应用,怎么能谈得上读、写能力的提高呢?
  四、“课内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大撒手”
  “课内自读课文”的确应以学生自读为主,但是怎么读,应达到什么要求,这应该由教师预设主导。教师在自读课上置学生于不顾的“大撒手”是不负责任的。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自主教育。教育是超前性投资,滞后性成效的事业,放眼未来,在我们的自主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师生们,一定会释放能力,彰显个性,成就自己的最美人生。


作者: 名师3b197    时间: 2014-9-30 10:57:12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