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感动着 收获着
[打印本页]
作者:
名师3b158
时间:
2015-6-4 14:28:01
标题:
感动着 收获着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行为可以为表仪者。”用现在的话讲也就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有资格做老师。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用高尚的品格去感染人,从而使我们的学生不仅拥有健全的理性,还要拥有高尚的灵魂。
在教学岗位上已走过了二十来年的历程,自认为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但是经过过了一年的名师培训,观看了许多名师、专家的视频讲座之后,才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不足。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感动于于漪老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具备渊博的知识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引用于漪老师的话)。“教过”不等于“教会”,每个教师都能做到“教过”,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就要学而不厌,苦练自身基本功,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在积累经验中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新时代的步伐,否则所学知识老化,赶不上趟。现在有不少教师,也包括自己,过分依赖于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根本不关注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古语讲:教学相长。学生每天在学习,老师也应不断提高自己。于漪老师的讲课之所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正是源于她身体力行,孜孜以求,不断创新。正如于漪老师所讲: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感动于高金英老师的“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做学生生命的贵人”,是优秀教师应有的一个理念。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高金英老师在她的讲座中提到“人生有三大幸事,第一是上学时遇到一位好人;第二是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第三是成家时遇到一位好伴侣。既然从事了教育这一崇高的职业,我们就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要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给学生最需要的服务、要有一种神圣的师爱、要用完善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自己有阳光的味道,一旦阳光温暖了每个学生的心田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真正让孩子的生命大放光彩被学生永远铭记,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还需要教育智慧,对学生来说仅有爱是不够的。生命的成长不但需要雨露阳光,也需要科学的引领、智慧的启迪、艰苦的磨练。
感动于黄静华老师的新的教育理念花苞教育,也就是等待教育。教育是一个过程,成长需要耐心的等待。等待是一种宽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他们独立于老师的头脑之外,不是老师的手,不完全受老师的意志支配。等待也是一种艺术。等待,不需要你在孩子面前长篇大论,很可能就是你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教育并非是干预越多,效果越好;等待并非是完全放弃,而是一种细致的观察和深深的期待。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生命正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的生命都还深深地蕴藏在花苞里,蕴藏越多,蕴藏越深的,就开得越迟。用美丽的心态去等待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贵在用得恰到好处。等待是一种信任、一种期待、一种体验、一种发展、一种蜕变。虽然有的时候等待了,期望了,结果也许会让人失望,但是在整个等待的过程中,会让别人感受到一种真诚、执著、坚定。因此我们要多一些等待,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更加喜欢学校,更加喜欢学习,永远感受来自于老师的温暖、爱心与关注。
我感谢这次培训给了我阳光、空气、甘泉的滋养,我将以百倍的热忱做好我的教学工作。永远用“爱心铸师魂,真诚育桃李”的心态回报我们的教育事业。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