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对英语教学有效预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知识难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初中英语,现在人教社的新教材Go for it!的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话题广泛,内容非常新颖,语言知识丰富,涉及的词汇量大。如果这些都由老师一点一点教给学生,不但不现实,而且也不可能,因为终身教育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而课前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解决基本的一些问题。通过预习,老师教学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抓紧教学进程,正确处理新教材与英语教学中的矛盾,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也能体会到一些学习英语的乐趣。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我从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十六年来,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但是我深深体会到一节成功的英语课离不开引导,帮助,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只有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学生才能知道重难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听课才容易消化,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还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听课时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比单纯依靠听课仅靠上课时获得知识记忆效果要好。
二.课前预习内容:
课前预习包括预习单词,预习对话,预习语法。
首先,让学生对新单词进行预习。
因为Go for it 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词汇量特大,生词长并且难读。这就要求学生多听录音,根据音标读单词,划分音节来掌握生词的读音。对于难理解或不会用的单词或词组,不必过分“纠缠”,可到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解决了单词这一关,学生学习英语就轻松容易了,学习积极性也自然提高了。
其次,让学生对对话进行预习。
我们新教材的对话比以前的要长,对话内容也要丰富许多,并且也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光靠我们老师上课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里要去把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都要兼顾到,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越来越难的教材,许多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连基础的读都不会,谈何去听,去说,去写呢?所以我认为,让学生带着对新课的好奇心去事先有准备的把对话内容先看一遍,通过简单的预习能发现问题,并试图去学会自己独立的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在对话中画出重难点,准备上课时向老师请教,再者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的效果会更好,预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参与,长此以往,一定会构建事半功倍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体验英语学习成就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让学生对语法知识进行预习。
语法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语法规则背的滚瓜烂熟,而真正运用时不知所措,因此,在预习语法知识的时候,应让学生先看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 中的句子,然后自己动脑筋找规律,作总结,达到活用语法的效果。
三.课前预习的方法。
预习,并不是让学生去简单的把所学内容看一下。我认为好的课前预习,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预习法。
首先,预习时要手到,口到,也就是要求学生朗读。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型的学科,同时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以前的应试教育学生做题还好,但许多是哑巴英语,遇到交流时就会出现障碍,尤其是上了高中或大学,很多学生感觉在表达时难以启齿,觉得很没面子。
众所周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名言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足的准备。在英语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课前预习”。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再者,在目前新课改的形式下,我们英语老师不能总是抱怨教材难,学生如何的难教,教师应该尽快的适应新的教材,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把预习工作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让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变被动为主动,让教师在外语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我,一个教育战线上的新兵。在工作短短的一年中,我深深体会到了 “教学生要教心”的重要意义所在。我想这句话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教学生有心,也就是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注意对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要和学生“交心”,也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和学生要有心灵的交流,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
“在农村,很多家长并不擅言辞,更不要说和孩子谈心啦!”所以这次家长会,我精心安排,希望可以“用爱架起沟通的桥梁”。
星期五下午,紧张激动地家长会就要开始了。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安静的走到父母跟前,家长们很自然的把孩子们搂在怀里,坐在自己腿上,嘘寒问暖的问这问那。父母对孩子的爱流露在不经意间。紧接着我便发出了口令。“下面请给父母捏捏肩”整个场面沸腾了,家长们个个激动地不得了。“下面请给父母捶捶腿”家长们立刻笑开了花,还时不时的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请给父母说几句悄悄话”教室里便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沉浸了这一片幸福的时光里。家长们切实感受到来自儿女的爱,但我们的惊喜远不止如此。
召开家长会之前,我们决定事先给父母写一封信,家长会上时亲手送给他们。写信时,孩子们都沉浸在了爱的海洋里,我也默不作声,等待他们的杰作。突然间有个孩子眼睛湿润了,他用啜泣的语气问我:“老师你也给你的父母写过信吗?”我突然间语塞,似乎学生的话牵动了我的思念。我用温暖的话语说“是啊,我写过!”其他的孩子听到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叽叽喳喳的讨论,也没有刨根问底的追问我,反而教室里变得异常的安静,似乎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许是被他的情绪所感染,我也想起了儿时与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不自觉的流下了眼泪。正在感悟自己人生的同时,不经意间我看到孩子们有的低下了头,悄悄地擦眼泪;有的把头埋在胳膊里,小声哭泣;有的趴在桌子上,都无法继续写下去。我想孩子们肯定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以及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
孩子的脸,六月的天,变幻莫测。刚才还阴着天,下着雨,这会儿就多云转晴,阳光灿烂了。她们个个笑容面面,是因为她们在准备美丽的信封。这是他们自己的创意,可能小孩子的内心世界总是那么花花绿绿,总是那么美好。
接下来就是要把承载着我们泪水与欢乐的信亲手交到父母手中的时刻。孩子们有点忐忑,有点不好意思,送完信,便有秩序的离开了,就剩下了这些不知所以的家长。“请家长们打开信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吧”说完,家长们纷纷拆开充满爱意的信封,长辈的幸福溢于言表。孩子们送给家长的一封封饱含真情的书信,让他们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动,个个热泪盈眶。庞璐璐的家长甚至情不自禁的失声痛哭。李雨梦的爷爷也发表了感言,说以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就可以了,没想到孩子的内心那么敏感,对亲情是如此的渴望。作为爷爷,看了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感谢老师,感谢学校,给他们创造这次沟通的机会。
亲情家长会,让家长读懂了学生,读懂了老师,也读懂了学校。真正的用爱架起了家长与学生,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校的爱的桥梁。
爱像春雨,能无声地滋润万物。哪怕是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安慰的话语。只要对学生付出真爱,真正地去关心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知他们所知,想他们所想,痛他们所痛,他们就会对你付出真心,并把这种真心付之于行动,在学习上更加主动努力。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不能总是站着和孩子们说话。我们要蹲下来,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