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观看倪敏达老师《教育的本质(上)》心得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2012vip350    时间: 2015-7-21 17:03:25     标题: 观看倪敏达老师《教育的本质(上)》心得体会

观看《教育的本质(上)》心得体会

罗美芹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教育话题。在观看倪敏达老师的《教育本质(上)》后,得到了倪老师版的答案:从《礼记·学记》看“教育的本质”,他从四个方面谈了教育的本质,接下来谈谈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中华先祖的基础教育一脉相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中华先祖的基础教育——五教和伦理道德。五教——五伦关系为:父子关系——父子有亲;君臣关系——君臣有义;夫妇关系——夫妇有别;兄弟关系——长幼有序;朋友关系——朋友有信。“育人为本”育的是怎样的人?大人,所谓“大人”者具有大心量,又不失其赤子之心之人,这门学问简称“大学”!

“学”是中华先祖的“教育学体系”:

教学目的:培养“觉”的“大人”,称为“大学”。

教学内容:伦理、道德(五教: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因果、哲学、科学。

教学方法:大学之道、大学之法

教学评价:知类通达、近悦远怀、化民成俗、内圣外王——自觉觉他。

二、教育的本质:上施下效,长善救失

这从本质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上施下效,长善救失。“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善:一切有益于人的是善;恶:一切有益于己的是恶。给出了善恶的标准在经典中。

三、教育的两大主轴——长善,救失。

《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救哪些失?任性、无礼、懒惰(骄奢淫逸)……《礼记》: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原因在哪里?根本原因在于自私。

长善指的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五教;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

四、教育的根本——孝道。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如何教孝呢?包括五个方面:1、知恩报恩(生日是父忧母难日),2、以身作则,3、夫妻配合,4、亲师配合,5、教育原则一致,共学《弟子规》,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倪老师对传统文化脉络的理顺,让我深刻感悟到:圣贤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大人,在《大学》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圣贤教育的教材是经典,通过阅读可以以史为鉴,提升自身的正知正见。古人对五教的力行使得人们的关系和谐,现在的我们希望世界能够和平、和睦、和谐,这就要从教育入手,化民成俗。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