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看了不同老师上课的视频,不仅让我耳目一新,还使我扩宽了教学资源领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有助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让我知道怎样将实践工作转化为理。他们这些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今的教学模式,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的学生做好引领的工作。其次,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主角,我们要“少教”让学生“多学”那么我们就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中,将教师为本的观念转为以学生为本。
二、要与时俱进及时跟新知识
《教育学》上有过这么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瓶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特别是处于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跟新得越来越快,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要积极参加市、区、学校举办的各种教研活动。俗话说:“百密必有一疏”,一个人的见解、知识是有限的。教研活动是教师难得的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取长补短的活动。一个人如果不参加社会活动,闭门造车,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作为外来语——英语,在农村教学中困难尤为突出,所以对于农村英语教师来说参加教研活动尤为重要。教师只有不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汲取别人的精华,吸收别人的经验,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其次,要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如:网络学习,翻阅有关的教育教学论著。
三、教学上要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
1.听了这些优质课,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教学方法,他们使用各种各样新颖、灵活的方法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后我也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农村学生害怕学习英语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身边的事例来激励学生。
2.用形象生动的教具,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大胆的将书面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制作大量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教具在课堂上使用。这样学生对形象生动的画面很感兴趣,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形象、真实、易懂。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潜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教学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听了这些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他们的课堂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和学生就像好朋友一样,当中除了老师精彩的讲解之外,我发现老师们使用了大量鼓励孩子的语句,如:“Good”、 “Well done”、 “Good job”、 “Great”“Excellent”“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表扬对学生的鼓舞作用。学生都有向师性,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进步,那怕是微小的一点进步得到教师肯定。老师们及时抓住学生的进步对他们进行表扬,并对他们提出下一步的要求。这样学生就很乐意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
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语言的氛围。
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口语第一,书面语第二。课中,老师们都使用大量的英语口语,他们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所以学生们在课堂上也能够用英语和老师交流,我所在的学校处于农村学校,这里的学生学习的英语是“哑巴”英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要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由浅入深,学生听不懂时,可以借助动作、表情、简笔画等恰当的语境使学生理解,让学生慢慢适应。一旦他们听懂教师所说内容,兴趣就会更浓。这样既强化学生的听、说的能力,又为书面语言的顺利教学埋下伏笔。
六、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
《新目标》教材给予教师许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不应拘谨于课本中,而应该放开手脚大胆的创新,依据教材,针对农村实际,创出一套适应农村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现状及特点与课本联系起来进行有序的整合,使教学系统化、更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