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做一个教育转型期的优秀班主任 [打印本页]

作者: hs4s24    时间: 2015-12-23 18:08:58     标题: 做一个教育转型期的优秀班主任

                                                  做一个教育转型期的优秀班主任
                                                           ——听名师冯恩洪讲座有感
                                                             黑山县姜屯镇中心小学  孙丽丽
      假期中,我非常有幸听了著名教育改革家,有“北魏南冯”之称的冯恩洪校长。他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现任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张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主张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实践中探索了建平模式。曾先后六次获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颁发的教育科研成果奖一、二等奖,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专著。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教师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这次他的讲课主题是《教育转型期的优秀班主任发展》。一开始,冯校长就现今中国的国情与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提出,中国人的形象与中国的形象出现了脱节现象,而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基于有效的教育,学校的素质将决定中国教育的未来。北京海淀区进修学校附属中学里的学生中午的用餐方式是自助餐,两千人的自助午餐却没有一点浪费,下课后的校园内十分安静,没有任何吵闹,喧哗,如果你去询问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会回答你“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何必让第三个人知道?”
       作为有名的教育改革家,冯校长曾在自己的学校开设了一百多门校本课程。他认为,教育应遵循自然人的两个规律,第一,人是有感情的,第二,人是有差异的。教育更离不开四大资源:即政治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应差异,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最好的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更好的是永恒的追求。” 冯校长的这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时,一定得首先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然后尊重这种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其实,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差异的存在,我们永远找不到一把万能钥匙来解决一种固定类型的问题。教育的情境性使教育永远充满着挑战,也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永远具有向上的空间。

      针对差异发展,冯校长以建平中学为例进行了讲解,与其他学校不同,在建平中学每个教室门口都有三块班牌,除了班级名牌外,还有学科牌,如高一(1)班、数A(二)、英C(一),其中A、C代表不同的级别。学生上课的教室并不是固定的,比如,某个学生的数学特别好,那么他可以到数A班听课,但英语不怎么好,他就可以选择上英C班。从学科到级别都做了分类,从而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一节课,可以让学生沐浴春风,一节课也可以让学生如坐针毡。面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见解与处理方法。有个学生说“3+5=7”他的老师这样对他说:“你离成功只差一步”。如果是你,你会说吗?如果让你面对这样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容易吗?你会怎么说?

      那么,如今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需要具备三种能力:学术能力、交际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抓住一切机会在陌生人面前展示最优秀的自己。为此,冯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美国哈佛大学曾给全体学生布置了一道考题:向美国总统推销砍刀,一把200年前农场里用的砍刀,并且要当时的布什总统付费购买。要推销过时的劳动工具是有难度的,但他们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所以他们规定,推销成功者将获得校长奖学金,这是哈佛大学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三天以后,一位学生收到了布什寄来的18美元。这位学生走上领奖台,接过校长给他的信封,抽出一看,这一年的校长奖学金是42800美元。校长要他向全校同学报告推销的经过。他说:“我是写了这样的一封信,祝贺他连任美国总统:总统先生,您竞选成功,我们全家喜笑颜开,连夜奔走相告。作为社会的人,你是国家元首,你的家庭是美国第一家庭,作为自然的人,你曾经是一位杰出的农场主,你的农场能有今天,跟200年前你的祖先飘洋过海来到北美大陆艰苦创业是分不开的,你定会弘扬你的祖先那种艰苦卓越的创业精神。无独有偶,我家里有一把祖传的砍刀。它会让你睹物思情,回忆起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我本来想把这把刀作为礼物送给你,但是我注意到,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公务员收受价值7美元以上的礼物如果不上交的话,视为受贿行为。再说我家祖传的砍刀怎么会只值7美元呢?总统先生,假如你需要,并且愿意慷慨解囊的话,请你寄上18美金。”200年前过时的劳动工具卖给国家总统的智慧,价值42800美元。

      作为教育转型期的班主任需具备两大品质:一,学习的习惯,用知识的增量加以存量教育学生;二,反思的习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做最好的自己,这也将决定老师的发展力和生长力。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我们将随时做好献身、创新、求实的准备。尊重人的情感、满足人的差异、释放人的潜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已经60多岁的冯恩洪先生始终在会场中走动,和下面的老师互动,不用讲稿,不用课件,声音洪亮,身体和记忆力出奇地棒。冯先生的大家风度和富有亲和力的演讲方式让会场始终充满了令人愉快的气氛。在他的演讲中不乏极富哲理和睿智的教育故事,当然也有那份对教育始终如一的激情。对于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来说,除了要有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情,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就像冯校长说的那样“脑袋要丰富,改革才能进行”“最好是一时的现象,更好才是永恒的追求”。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