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学习心得
什么是学校文化?《辞海》里没有。 “学校文化”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同时又有点玄虚的概念,一言半语实在难以将他解释清楚。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学校文化”中。
“学校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这种抽象往往是形之于物质层面的,可以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甚至表达出来的。我想起美国高等法院一个叫华伦的高级法官在回答“什么是‘黄’(黄色读物之类的东西)”时说的一段话:“尽管我不能准确地说出“黄”究竟是什么,但只要它来到我的面前,我会准确地判定它就是。”这样一种表述,不仅仅是机智的临时应对,他所陈述的更是实情。套用这种表述来描述“学校文化”,我觉得倒也是合适的。
清华的校训最初是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期,《清华学堂章程》中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
1914年,梁启超应邀在清华大学作题为《君子》的演讲,其中提到:“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以此来激励清华学子。
“自强不息”,即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厚德载物”,即要求清华学子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
短短八个字的校训激励、感染了一代代的清华人,成为清华的标志和骄傲,在中国的学校发展史和管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无小事,处处显其大。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精神的浓缩。
中北大学的校训是:致知于行;我们附属学校的校训是:日有长进。都是具有个性鲜明、名副其实很好的校训。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北人。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理解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个性,是学校建设、管理、发展的独特品格和风姿。它会表现于学校外在的物质形式,比如建筑物的风格、花草树木的布置等,也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特征及教育对象的行为当中。
文化是一种品味,体现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体现一种魅力和魔力,给人一种依赖和信任。
文化还是一种定式。文化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依靠人们有意无意的积累和沉淀,但是一旦具备雏形,一旦稍显规模,它产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任何行政指令不知要厉害多少倍。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才一直深受人们重视。另外,一旦某种负面的学校文化成了气候,要想拨乱反正,也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文化是一种品牌。学校要成为名校有多种实现路径。但是最厉害的名校,其名气应该是源自该校独树一帜的文化。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