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错中生成教育智慧
——听钱志亮教授《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有感
再次聆听钱老师的报告,一句话“我们呼唤教师职业良心的回归:芸芸众生,常念平等尊重”……,不禁再次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尊重每一位学生,就是在敬畏每一个生命,当孩子犯了错,不要再动辄批评,将错误生成为新的教育资源,岂不更好?
一个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有可能出现创新思维的灵感。相反,在压抑、恐惧的心理状态下,很难有所创造。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处于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前提。
教师要懂得尊重、赏识每一位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尤其不能歧视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有时,老师对学生的百般好,学生只会从内心去体悟、感激。而一句讽刺挖苦却会铭记在心。其实,与学生关系的处理在于每一个细节的处理. 比如,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我很庆幸,带的每一届学生,所谓的学困生,跟我的关系都特别铁,因为,我始终没有放弃过他们,反而在教学中会格外的偏向于他们。与学困生间的故事,也成为我教学反思中的主要部分,正是这样的一种偏爱,让这个群体成绩进步明显。再比如:对待学生出错的态度,学生出现错误后,老师的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及学生的学习、参与状态。尤其是学困生出现了错误,一味地批评或冷落,学生要么自此不再主动参与,要么不再喜欢参与。我在日常教学中,时常应用“融错”智慧,所谓的“融错”,第一可以理解就是“容”错,容许学生出错,错误,是一种反证,对教师也是一种提醒和帮助。有容乃大,因为包容,课才会活起来,才能洋溢着生命力。第二可以理解为:将错就错,把错误“融”合。差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可口可乐的研制恰巧就在配制感冒药时配方出现差错而诞生的)我发现真正有效的教学,就是面对学生的错误,帮助孩子解决它,让他下次不再错了。
我和学生们一起营造了宽容的氛围,让孩子们不怕被“证伪”,而乐此不疲地感受着“数学好玩”。在这样一种融错的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就是孩子创新的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他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养成了敢于尝试的良好习惯,错了、失败了,他会去分析,然后再不断地探索。这种教育能帮助孩子磨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