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迹斑斑”的男孩
刚接手初一五班时,就从小学老师口中得知,该班有一位在小学时就已小有名气的学生----陈某。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品学兼优,而是在小学时已是“劣迹斑斑”——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老师上课;作业要么不做,要么抄袭,学习成绩很差;除了他几个“哥儿们”,和其他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他是屡教不改。进到班里没几天,通过其他同学的反映和我的观察,他的以往历史开始浮出水面。我想,所谓的差生并非天生如此,他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既然刚刚开始初一新的生活,老师就要采取机制灵活的方法来转化他。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
首先,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才知道,他的父母原来常年在外做生意,难得回家一趟,家里缺人管教。父母看他学习不上进,又有要变坏的苗头,恨铁不成钢,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特别是他的爸爸对他非打即骂。我觉得导致他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我多次找他谈话。通过与他的反复交谈,我认为他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心理尚不够成熟,尽管表面看上去老气横秋,但是实际上可以说要比同年龄段的一般的孩子还要幼稚,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不考虑后果,而且他的自信心不足,所以出现屡教屡犯的情况。另外,他行为偏差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同龄人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和一些不良青少年的过多接触,受到他们的鼓动影响,容易出格而违反校规校纪。
找到了他小有名气的原因所在之后,我就思考,如何来做进一步的转化工作?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想浪子回头,除了要对症下药,还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父母亲情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首要的。我工作的第一步,是在家长会时与他父母取得联系,一是要求他们要改变原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他们能多抽出时间回家看看,照顾孩子,了解他的想法,管制他的一些不良做法,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经过多次交流和沟通,他妈妈专门留在家里照顾他。其次,在学校里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不间断地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内心动向,课堂上及时抓住他的进步给与鼓励、督促。慢慢的,他的行为开始有了收敛,课堂上说话捣乱的次数日渐减少,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好,尤其是他的脸上有了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中学生该有的神色。
看着这位学生的转化,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问题学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长期发展的结果。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个性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症下药,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熟悉他们的心理变化的特征、思想品德状况,才能为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打下基础。
与“问题学生”一起走过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其中的艰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己也总结出一些经验。
一、给问题学生爱心。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要平等对待这样的学生。他们的问题不是永远的问题,只是因为思想的障碍、环境的影响而暂时遇到的,教师要做好他们的引路人。
二、转化问题学生要持之以恒。问题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是一日养成的,同样,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因为问题学生自制力差,易出现反复。欲速则不达,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要想转化他们,就要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三、发挥集体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做问题学生的工作,光靠一位老师孤军奋战,难免力薄势单,顾此失彼。因此要善于组织和发挥班级中各种集体的力量,主动争取学校、家庭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促进问题学生向积极地方面转化。
四、对待问题学生,老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自新,超越自我。宽容的魅力似一缕阳光,照亮那些问题学生的心灵。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认为他们已不可救药,否则,他们将会离开学校教育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