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怀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SPW5706281    时间: 2016-6-23 18:42:00     标题: 怀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怀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平阴县少岱小学   石允平

教师的爱不仅独特,而是魔力般的神奇。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也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我们也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一个好老师得基本条件。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所谓大爱之心往往表现为尊重和宽容。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间生的爱。一个班中有几十个学生,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当然,也就有夹在优差的两头的中间生。不少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少数开学有望“尖子”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甚至常开“小灶”而“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厚爱” 后进生,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而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学习平平,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不少老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心不在焉,使“中间生”处在“受冷落的尴尬之境地,”他们心里认为“没人注意我的存在,干好干坏一样。”其实,这些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节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一个学期,班上有一个女生,学习默默无闻,相貌一般,毫不引人注目,并且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特别胆小,连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会脸红。对此,她也很苦恼,我发现了她的这个弱点以后,特意选她为英语科代表,早读要她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女孩的心里感动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变了,变得活泼开朗,胆子也大了许多,对班级的工作热情参与,对各类活动,比赛都积极投入,学习成绩也有惊人的进步,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要从各方面培育人,那么他首先要在各方面了解学生。”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育的成效是师生认识情感及其他因素相互配合的结晶。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心爱护不仅包含了诚挚的情感,也注入了对事业的追求并期望成功的精神要素。学生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体现者,教师的劳动成果中也凝聚着学生的目标、理想、信念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就要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多听一听来自童心世界的呼声,和学生交朋友,加强心理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疏导,破译学生心理的密码,排除他们各种心理障碍,体现教育爱的细致和深刻。我以前教过这样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学习基础差,说话有点结巴,常跟同学打架,有时还会逃学,真是一个麻烦的学生。但我没有歧视他,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我是这样关爱他、转化他的。①家访,到他家了解情况。从家访中得知,他父母一直不在家,出外养鸭,赚不到钱,有时爷爷、奶奶过来照顾一下,有时到外公、外婆家去,生活不能安定,另外,爷爷、奶奶的话也听不进去。②向同学了解,了解他在学校里做过哪些好事,哪些坏事。③找他谈话,第一次谈话,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指出他的缺点,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才是个好学生。.④找他的闪光点,在一次大扫除中,我发现他干得很起劲,不怕脏,不怕累,我就掌握时机,及时表扬,而且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⑤交朋友。从那以后,我经常找他说说话,了解生活情况,并给予一些照顾,关心支持,让大家都来帮助他,使他感到幸福温暖。在学习上给予正确引导,现在不努力,作业不做,没有文化知识,将来干不了大事业;要把不良习气改掉。告诉他说话结巴不是你的错,但要想办法纠正。并教育班里的其他同学都要帮助他,不要歧视他。经过二年的努力这个学生的成绩上去了,改掉了以前那些不良行为,变成一个优等生,连说话也不结巴了。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不加强了解,不知他们的所想所思,盲目甚至糊涂给予爱护关心只能是表层的温情,而深入不到学生的心田。爱向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小溪,而是相互传递且可以四处传播的海洋。我们教师把教育爱有针对性地给予每个学生,就等于打通了每个学生的心灵通道,师生间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就会大大缩小;学生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己,就会把感受到的爱连同自身纯洁的情感参与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主动与教师配合。多了解学生,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才能赢得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支持,教育爱才能得以具体的体现。

教师对学生爱的正确动机,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师爱,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这样,才能把正确的爱生动机和真正教好学生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样努力去做的教师,才堪称师德高尚的教师!



作者: pyjygl5g23    时间: 2016-6-23 18:44:01

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这样,才能把正确的爱生动机和真正教好学生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样努力去做的教师,才堪称师德高尚的教师!
作者: SPW5706278    时间: 2016-6-23 18:46:42

如果教育家要从各方面培育人,那么他首先要在各方面了解学生
作者: SPW5706282    时间: 2016-6-23 18:47:18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作者: SPW5706280    时间: 2016-6-23 18:54:18

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作者: SPW5706286    时间: 2016-6-23 19:05:56

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样努力去做的教师



作者: SPW5706274    时间: 2016-6-23 19:44:18

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所谓大爱之心往往表现为尊重和宽容。
作者: SPW5706473    时间: 2016-6-23 22:59:42

多了解学生,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才能赢得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支持,教育爱才能得以具体的体现。


作者: SPW5706274    时间: 2016-6-24 01:46:40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心,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一定会换来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幸福感也一定会随之而来。
作者: SPW5706287    时间: 2016-6-24 05:24:17

“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
作者: SPW5706284    时间: 2016-6-26 06:40:48

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无私的爱。
作者: SPW5706277    时间: 2016-6-26 15:37:33

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所谓大爱之心往往表现为尊重和宽容。
作者: SPW5706374    时间: 2016-6-27 01:25:49

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
作者: SPW5706274    时间: 2016-6-27 17:12:25

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就要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多听一听来自童心世界的呼声,和学生交朋友,加强心理沟通。
作者: SPW5706288    时间: 2016-6-28 22:09:26

充满科学、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师爱,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
作者: SPW5706286    时间: 2016-6-28 22:39:31

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
作者: SPW5706318    时间: 2016-6-28 22:43:01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走的更远
作者: SPW5706274    时间: 2016-7-28 17:36:47

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