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的艺术
平阴县龙山小学洪范分校 郭秀娟
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小学一年级,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接力点。在此之前,孩子的成长,主要是由家庭教育来负责的;在此之后,则由学校教育承担主要责任。我作为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发现做好新生家长的工作很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和家长们密切沟通。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一、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
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真诚的说服溺爱孩子的家长
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刘志润同学自小家里百般疼爱,养成了骄横、任性、霸道的性格,从幼儿园起就表现出交往困难,做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稍不如意就拳脚相加,或哭闹不止,所以小朋友都不跟他玩,家长比较担心。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对孩子想与同学交往的念头及家长的担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过度溺爱的坏处和培养孩子好性格的好处,先说服了家长;而在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弱点,再与他一起分析这种弱点带来的危害性,带他多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到与别人合作的快乐。在我耐心的引导下,孩子和家长都很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终于改善了与同学的关系,并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家长很开心对老师表示感谢。
三、讲清家长的责任
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喜,少报忧,满足家长欣赏孩子优点的荣誉感,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三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如:我班有几个学生,家长第一次见我就说:“老师,我这孩子从小就成为小朋友投诉的对象,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帮我看严点吧。”这种情况,我就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就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
一个老师、一所学校的力量是很微弱的。我们这种沟通并无法促进教育方法和理念上的巨大变化。但是,我们认为,学校和家庭秉持两套完全不一样的教育观念,会严重影响孩子对学校的适应性,甚至影响他一辈子的学校生活。而这个问题完全是可以通过沟通得到妥善的解决。
经过频繁的沟通之后,我们的教育理念之间仍然千差万别,但是基本上能做到“和而不同”。我们期望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建立更和谐的学校——家长关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