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和方法是班主任的立身之本
观看郑老师的报告,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得到解决,一切难题都是有方法破解的。当一件事情陷入僵局,郑老师总是能够从教育、社会、心理、法律等不同角度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种功夫需要经验,更需要智慧。我觉得,郑老师就是那种特别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这一点,我恐怕还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向郑老师这样的专家、前辈学习。郑老师并不是把“爱”挂在嘴边,而是在行动中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爱心。作为一个班主任,比爱更重要的或许还是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方法,爱是基础,但是观念和方法才是班主任的立身之本。即便不是班主任,任何一个任课教师,都需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在此,摘录一些浓缩了郑老师教育智慧的句子,与大家共勉。
教师观:
1.做一个有趣的老师,往往比做一个严肃的老师更受家长喜欢。
2.教师是磨嘴皮的活,嘴皮不灵,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基本功还不到家。
3.你如果能够在讲话中,不断穿插这个孩子的表现,那个孩子的表现,用具体的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故事来讲话,相信每个家长都会把耳朵竖起来听。
4.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孤胆英雄,什么都自己扛着,那样不是说明你社交能力不行,就是说明你不善于做班主任这个工作。
5.要沟通和交流,而且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问题,站在家长的位置去想办法。
6.育人是头等大事,先成人后成才,培养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让他掌握一门技术更具有实际意义。
学生观:
1.没有永远不变的“坏孩子”,也没有纯粹的不听话的孩子,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真正了解过他们。
2.成功的教育一定要借助于感情,只有真正抵及心灵,才会有效。
3.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4.反复成功的学生成绩会越来越好,反复失败的学生成绩会越来越差。
5.教育和买东西不同。教育需要鼓励、表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说到底,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扬善”的过程,要通过“扬”,“善”才会发展起来。
6.好习惯的养成用的是加法,要靠一点一点的积累强化,而去掉坏习惯用的是减法,要用惩罚的手段一点一点地消除。
家长观:
1.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够教育好孩子,他们缺少的只是教育方法,而不是教育热情。
2.告诉家长:要想改变子女,请先改变自己。
3.斯特娜夫人在《自然教育法》中说:“把自己的孩子委托给他人教育,只有人类这样做,动物绝不这样。罗马之所以灭亡,就是由于罗马的母亲们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委托给了别人。”
4.无论多么忙,一定要将孩子带在身边,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5.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也不在学校、老师,而在家庭和父母,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互动,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6.只有生活在肯定中的孩子,才会对生活充满自信,从而以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参与学习、生活和工作。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