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打印本页]

作者: SPW5706520    时间: 2016-8-31 15:36:21     标题: 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是培养一个人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课,学好语文,对进一步学好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技能,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要得益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那么,小学生应当有哪些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又怎么样才能培养这些良好习惯呢?
一、要养成“姿势端正、认真规范” 的读写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读写习惯的关键阶段,要做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书写要认真规范,笔画要横平竖直,结构要均衡平稳、疏密匀称。写字是一项基本功,应当经常练习。最好能将平时的笔记和其他作业都当作书法练习来严格要求,并且有意识地加强毛笔字和硬笔字的练习,把字的间架结构、笔姿手法练好了,把字写好就容易了。
二、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时,手脑并用,边读边思考,并动笔勾画圈点,寻章摘句,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遇到生字新词,要随时请教“不说话的老师”——字典和词典,摘记备查,准确地掌握生字新词的读音、含义和用法。课堂上,要养成听课笔记的习惯,对于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也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及时解决。课后要写读书笔记,根据课文的内容加以总结整理,以巩固所学知识。读书看报,同样要勤于用笔,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养成课前先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堂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要使听课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获,除了上课时要专心致志,开动脑筋,还应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课前的预习可以发现问题,再带着问题上课,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复习,对讲课内容进行一次“过电影”,可以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查漏补缺的目的,从而加深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勤动手”的习作习惯
      学生写作时,有的同学总觉得没东西写,无话可说。这是对生活观察不仔细、积累不勤的缘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有东西可写,首先就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备好写作的材料。小学生习作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兴趣,教师和家长应适时引导,适当鼓励孩子多动手,把这种兴趣变成一种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用心呵护学生的语文兴趣,教给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法外,还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