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习惯,播种爱-----收获教育的金秋
蓦然回首,工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二十余年岁月积淀增加了我的阅历,厚植了我的素养,滋润了我的杏坛。在教育的田野上,播撒师爱的雨露,润泽无声;在教育的田野上,品味幸福的味道,甘甜清香……
二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上课、听课不下几千节,无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怎样的精彩纷呈,却仍常常感受到教育教学的无为、低效。究竟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变少、 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呢?聆听了李红旗老师的讲座,我欣喜地发现----------课堂,是播种习惯的沃土;习惯,是收获金秋的良种。
曾经记得有这么一个事例:1988年1月18日的巴黎,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围坐着近百人,大家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看看悬挂的横幅,才知道今天有75位诺贝尔 奖金获得在此聚会。这时,一位年轻的记者站了起来,他走向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始了对他的采访:“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 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愣住了,少停片刻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老科学家所说的话,如果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习惯”!习惯决定人的一生,习惯铸就未来。
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啊!我想:作为一位小学教师应该跟学生一同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乐于表达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节俭的习惯;勤苦的习惯;和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助人为乐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是教师施教传道和儿童受教修养两者相统一的过程。爱心是施教成功的关键。让儿童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儿童就会对你敞开心扉,甚至百依百顺,情愿按你设计的模式去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当我们满怀爱心去对待学生时,我们已在爱中获得了爱,那爱甜甜的,幸福的,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健康的;当我们努力在自己人生的春天播下真诚的种子,开出好习惯的花朵时,或许等到若干年后,我们就会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教育金秋。
在此,我想再次与各位同仁共勉印度诗人的一首诗: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动;
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习惯;
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性格;
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命运。
让我们都在一方可以辛勤耕耘的沃土上,用爱岗敬业和师德师风做锄,把每一位学生当做一粒粒饱满的种子,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为阳光雨露,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爱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茁壮成长。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坚信,只要我们埋头播种,辛勤耕耘,就一定能够收获硕果累累的金秋!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