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平阴刁山坡小学 展乐乐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从事教育多年,我深切的意识到“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德育为本来尽心尽力的工作。李教授生动地讲授,更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上施下效,长善救失;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明白了与人交往的真谛,用一颗善心、爱心看世界,世界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片精彩。李红旗教授以亲身经历向我们传授了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更让我强烈地意识到教育的意义、责任、作用巨大。教师要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育人;课堂上不在于教师讲授,而在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通过观看视频,我又如收获了一份大礼。我如获至宝。回顾起魏老师传授给我们经验。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责任尤其重大,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他们的习惯培养。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幼儿园小朋友这一角色中,行为自主性较强,纪律意识较淡薄。还有部分同学只能靠“戴高帽”子才能管住自己。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健康、学习好的学生,还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最终达到与人的目的。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学生进办公室,要向老师报告,而老师正与同事谈趣正浓。因此,学生刚刚开口说话或是说了只言片语,教师就极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别来烦我!”教师这样粗鲁地对待学生,就没有顾及学生的内心情感,更没有想学生之所想了,这样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吗?能换取学生的爱戴吗?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的话,那么就会体验到学生的无助。
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以情为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无疑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曾经我碰到这样一个学生,由于这个学生经常违规乱纪,散漫成性,懒惰成习,惹是生非。以往带班的老师历来不让他参加任何校内外活动。该生心理这道防线成为与老师交往的鸿沟,从而以更多的犯错来对抗、回报老师。在这种师生情感上的强烈对抗下,老师的严厉批评、指责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个时候,我认识到并了解到了这一切情况后,从一开始,就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处理。当我第一次与该生见面时,我将两把椅子靠近,与这位学生并排而坐。从这一谈话的形式上的改变,让学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师平等对待。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后来,这位学生很喜欢与我沟通,下课一有时间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变了,恶习改了,心境开朗了,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不再与老师对立,而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