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ay5u466    时间: 2016-12-7 19:44:37     标题: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正如雨后春笋般的进行着,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学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数学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一、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   
       新课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它包含了新课程的性质、理念与培养目标,这些都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新课标注重人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至关重要,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
       二、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教材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物质资源,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熟悉教材是客观要求,而研究教材才是关键。教材的熟悉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效率都因人而异,但进行教材研究无疑是一个必然的途径。只有熟悉教材和研究教材才具备搞好教学的基础。熟悉教材是指要熟悉教材的内容、教材结构特点、教材的编写理念,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才能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的三维目标的全面提高。因此,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好老师,就必须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才能在教学难点之处,有序的把教学难点分解,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三、教学过程重在方法引导和理解      
       数学教学中理解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理解就不能谈数学。(需要说明的是数学教学中的理解不是独立的理解,既要理解单个知识点,又要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只能是一盘散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这一点已被数学教育工作者广泛认可。由于数学现象不计其数、形态各异,而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却往往是客观唯一的。所以,我们只有让学生懂得其中内涵的道理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例如:我们学习的算法循环语句,主要是解决求和型和求积型循环,理解了这一点就变得容易了,然后我们在做此类题时就只需要套模式,就变得很容易了。
       四、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2.通过介绍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3.通过介绍数学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此外,还应通过阅读科普读物,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等学习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4. 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解释一下,所谓问题情境创设,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在这一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过于随意,尤其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提出有效问题、创设有效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线性规划”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x,y)|x+y-1=0}的点集是表示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然后提出如下问题:①{(x,y)|x+y-1>0}的点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表示的是什么图形?②{(x,y)|x+y-1<0}的点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表示的又是什么图形?当引导学生初步明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被直线x+y-1=0分成三类以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哪种情况下,点(x,y)分别处于直线上、右上方、右下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热情高涨、兴致盎然,教师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引导,促使学生逐步探索与发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当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时,其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五、重视过程,体现教育方法      
      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撒下一棵种子,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在数学学习中也是如此。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远比教会知识本身更重要,很多学生在初中升入高中后很不适应,甚至会有学业滑坡的现象,还有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努力依然收效很小,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学习过程方法的问题。诸如:1.学习不求甚解,死记硬背;2.学习过程无总结无反思;3.学习无计划,无规律;4.听课不得要领等。这些都是同学们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贯彻过程与方法教育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学教改的客观要求,学生也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这一重要途径才能事半功倍。
       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      
       学习能力培养是高中数学家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其次,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数学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数学问题、认识数学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凭直觉。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数学题,使学生注重数学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
       七、鼓励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质疑与创新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意识,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脑海中对知识形成一定的脉络体系,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巩固学生的质疑能力,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例如:从函数的开口、顶点坐标位置等基本知识,到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等深入知识,这些都是统一的整体,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
       八、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相信不是放任,依靠不是不作为。教学中相信学生和依靠学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只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因素,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经意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智慧的火花,这些才是教学的真意、教学的生长点。因此教学活动的过程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九、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与课堂教学中,这一手段的引入,极大地增加了课堂容量、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进行整合与重组,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它能帮助教师深入讲透每一个知识重点与难点,大量节省板书时间。又如,在教学“三角函数图像”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各种函数图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鼠标任意变换图像的动态运动过程,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现在学生不重视知识的记忆,或是什么都不记,或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才发现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没有记忆而造成的困难。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记忆。同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遵循教学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运用教学的艺术对数学进行有效的教学,通过优化教学,提高教学的成效。这需要我们广大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高中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促进其数学素养的提升,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作者: ay5u19    时间: 2016-12-7 19:50:21

新课改如何推行值得思考,相互学习。
作者: ay5u368    时间: 2016-12-7 19:50:44

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作者: ay5u284    时间: 2016-12-7 21:34:46

谢谢分享!收获颇多!
作者: ay5u148    时间: 2016-12-7 21:55:49

值得学习。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