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家长——班级活动的助动力 [打印本页]

作者: SPW5706401    时间: 2017-3-22 08:09:21     标题: 家长——班级活动的助动力

在孩子的成长中,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因此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故而,教师如何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家校合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成孩子、班级、家庭的和谐发展。

一、全面了解班级家庭教育现状

班级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结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家庭教育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班级孩子的家长分为:“白领”型家长——学历高,工作稳定,有较先进的教育观念。“个体”型家长——家长来自外地,在本地打工或做生意,往往育有多个子女、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观念滞后。“隔代”型——普遍在白领型家庭、一些爱玩乐及经商型的家庭中出现,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祖辈身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又有了“单亲”型家庭、“全托”型家庭等,只有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现状后才会有的放矢地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教育帮助。同时也能了解孩子在家的实际情况、家庭教育情况及家长的想法和建议,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对于孩子在校出现的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二、正确处理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与教师在教育目标上其实是一致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而教师按照职业和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要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心与家长的心自然就应该紧紧联结在一起,这也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家长合作的基础。而作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学生思想的两个最重要的外因——教师与学生家长,虽然在教育学生成材这个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对教育复杂性的理解不尽一致,以及对学生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家长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当矛盾发生时,处于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协调,在主动协调、密切合作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关系。

1、“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由于教师与学生家长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对教育复杂性的理解上的不一致,对教师来说,容易产生一种“我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我懂你不懂,我讲你听”的心理情绪,于是常常出现,有的教师“越位”去训斥学生家长。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家长并不完全是“门外汉”,更何况在人格上,学生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有时听到或看到一些教师动则“请”家长到学校来接受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然后是家长对学生的轻则骂一顿、重则打一顿的场面,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尴尬感觉。实际上,教师如果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一下,会有什么感受呢?因此,千万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教师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情况、或一起研究对学生教育的问题时,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决不能居高临下地用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的命令口气,而要用商量、征求意见的口气,这样才能有利于把班务工作搞好。

2、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

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教师在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决不能带有世俗的功利色彩。在接待学生家长时,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都是教师应坚决杜绝的心理。

教师是学生仿效的最直接的榜样,应是社会良好道德的化身、学生做人的楷模。因此,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在实际与学生家长交往时,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影响自己对学生或学生家长的评价;不能因为一件事情的看法或处理方法不同,而把学生家长看扁、看死,进而不能公正地处理好其他的事情;更不能因为物质利益的驱动而影响班务工作的公正性;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严格遵守师德规范,避免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从而避免造成学生对学校教育的失望或影响他们今后的价值取向。

三、建立沟通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1、通过学校的组织,聘请教育专家讲授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或在班级里组织优秀的家长讲讲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向家长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做法。

2、通过咨询或访谈等方式听取家长对班级发展的建议。同时也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活动日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学校、班级的发展理念,加强同家长的信息沟通和共享。

3、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加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如端午节学生开展跟着教师和家长学包粽子、开展划龙舟比赛等活动,并把亲手包的粽子带给家人。一些重要活动也邀请家长参加,如学校的“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这样既能促进沟通,又能提高家长的素质。

4、为家长推荐一些书籍,例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并布置每月一题的家长作业,促使家长们去真正地关心、关爱自己的孩子;鼓励家长在学校的博客上畅所欲言,宣泄烦恼,分享喜悦等等。

这些平台,使家庭和学校之间达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实践告诉我们,学校要搞好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合作。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形成互补,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赢。


作者: SPW5706391    时间: 2017-3-22 08:25:53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故而,教师如何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家校合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成孩子、班级、家庭的和谐发展。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