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觉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耐心。面对孩子们在哦学业上的错误,没有耐心指导;看到孩子们打闹,更没有耐心的引导。有时甚至会对着孩子一阵狂吼。但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有很是后悔。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们的失误呢?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呢?作为教师应有的信心、爱心、耐心哪去了?
之前在网上看了两则报道让心有余悸:
例子1:2009年3月24日,湖南的一个叫徐远方的女中学生,在她生日的前夜,因为不想再写检讨书了,从学校的五楼教室越窗跳了下去,自杀身亡,年仅13岁。据徐远方的同学称,写检讨是他们的班规,只要学生犯了错误, 都要被老师逼着写检讨书,让学生一遍遍痛骂自己、侮辱自己。大多数学生都写过检讨书,徐远方被罚写检讨书10多次,她觉得“很羞辱”,故有跳楼之举。(4月9日《成都商报》报道)。
例子2:去年的3月23日,重庆有个叫太平中学的初一年级的几个学生,因为在晚自习时间翻墙出去玩耍,被班主任用烟头烫伤,其中一个叫陈余的学生手臂上烫了3个伤口,另一个同学经诊断是深2度烧伤。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结果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老师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这样的做法却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恶果。
教书育人,本来就是一个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常用的“教育”手段是罚,罚站、罚跪、罚写检讨书,罚写作业。为什么我们就容不得学生犯错呢?想想:如果学生都很听话,百分之百守纪律,那还是孩子吗?
一位教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在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孩子们怎样画苹果,他发现有个孩子画了个方苹果,就蹲下身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孩子回答说:“我看见爸爸买回家的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滚下来了。”老师立即鼓励他:“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实际。而那位教师却耐着性子循循善诱,鼓励孩子的创新思维。孩子的言行或想法难免超出常规,作为教师,当面对孩子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要做的不是急于判断对与错,而应耐心、再耐心地倾听,这样,创新的种子才可能破土而出。
请做一位有耐心的教师吧!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