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迟希新《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创新理念--多媒体视角》有感
自媒体时代,我们都无法忽视电子网络给我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互联网加已经覆盖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多媒体视角引入主题班会是必须的,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性。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的前提是设计理念与实施方式的结合。主题班会不是会。迟老师听的一堂原生班会课的案例,反映了当今许多老师犯的不认为是错误的错误。班会盲目花哨,主持人照稿读,幻灯片一张接一张生硬的放着,老师慷慨激昂,而学生却不感兴趣,成了老师与主持人的一头热。这类的班会课模式僵化,倚重三两个主持人的表演,只有单向灌输,在下的学生却不知所云,在一堂班会课结束时,没有产生共鸣,也就意味着这堂主题班会课是失败的。
迟老师给主题班会定义为,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为解决班级中的教育问题,围绕某一主题而实施的班级教育活动。从文字定义能看出,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要有班主任确定班会大方向,选定某一个主题,不能跑题;每名学生都参与班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主旨意义是教育,而不是文化补课。主题班会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它是打造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技能的核心内容,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班会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老师带学生们去朱德故居参观的案例,我反思到要在科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隐性过程,生硬地灌输是无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比如参观朱德故居,学生生硬的被稿子以至于睡着了,说明了他并不理解这些东西,即使解说员做得很成功,他也没能真正地学到东西。德育教育还要有主体性,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投其所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对班会的内容产生兴趣,可以运用一些当下的流行语,选择容易接受的视频或图片,通过贴近生活的内容对他们进行教育。德育又是情感过程,它是感染而成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一杯咖啡和9000个螺丝的案例给我的启示是,能触动学生的活动,使之产生共鸣,有体验的活动,才能有教育的可能性。
班会课要借助教学手段和教育媒介,使之有形象性,感染性,趣味性和理解性。利用好媒体,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打破课堂的时间限制和空间制约的弊端,利用网络让学生看看课堂以外的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达到班会德育教育的目的。自媒体时代,合理利用互联网,也能影响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