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我对学案教学的几点“非议”和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19 08:00:19 标题: 我对学案教学的几点“非议”和思考
我对学案教学的几点“非议”和思考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者的传统授课模式,它突出的是学生的“学”和“练”,体现的是教师的“导”和“帮”,“学”与“导”协调互补,学习过程规范有序、富有时效,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明确其优势的同时,下面我浅谈一下学案教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几点不足和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是将学案当教案使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学案编写的顺序进行依次讲解,授完下课。这种讲授方式貌似“学案”教学,实际上是执教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学案和教案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注定了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学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应体现出层次性和螺旋上升性,使他们真正实现“由会到熟,再而通”的效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并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将学案等同于练习卷。教学中,执教者提前一天就把“练习卷”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教师对预习和使用学案缺少必要的具体方法指导,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案不是考试卷,也不是练习讲义,它应成为孩子学习的有效辅助,因此在学案设计中不应给问题设置类似于练习卷一样的答题空挡,学案的使用应该要逐步培养学生课后梳理知识的习惯,它更多的是指导、培养孩子问题的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
三是学案设计脱离教材实际。在学案使用中,我们时常发现,有些设计内容脱离了教材和《课标》要求,应明确设计学案不是抛弃教材而另外编制新的教学材料,而是要以教科书为基础,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分析和研究教材,探索和发现规律,从而形成学科能力。但不是将教材内容照抄照搬,如果所涉及到的问题、例题或一些链接材料教本上有的,就可以不在学案中呈现。
四是学案导学缺乏灵活性。众所周知,学案也只是一种预设方案,并非一成不变。作为发展中的学生,自然有其独特的思维,学案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或学法的再生成也在情理之中。但在现实中,有的教师对此认识不足,过于依赖学案,没有依据学情而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缺乏应变意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案教学并非不可改变,在设计中,可进行“留白”,供每位教师结合实际,灵活安排,以体现教学个性化的特点。
五是教师自身定位不准确。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自学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授课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重在组织和引领。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不敢放手,对孩子信心不足,把自己当主角,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学生变成了听众或“打工者”;还有的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他们都在讨论和交流,教师只注重课堂的热闹场面而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这样的学案教学实际上已经变了味,教师的角色意识必须转换,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案教学的应有效果,促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六是学案教学抛弃了多媒体辅助工具。毋庸置疑,多媒体的使用能够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有些老师因为学案的使用,觉得纸面已呈现了,不再需要多媒体辅助了,于是出现了“一张学案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方式。事实上,学案并不完全具有多媒体生动、快捷和多变的功能,在教学中如适当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
七是学案教学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教学中,教师必须提前一天将学案交到他们手中,并督促完成相关练习。因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差异,其中有不少的题目他们仅通过查阅课本是很难解决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辅或网络查询才能完成。这将消耗他们大量的学习精力,另外学生还要完成当天相应的学科作业,课业负担之重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教师在安排作业时要少而精,努力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提升孩子的学科素养。
总之,学案教学是一种教改发展趋向,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改革,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对它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它的有效性才可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19 08:01:11
难忘的小学生活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忘不掉,就像那些事藏在贝壳中一样,谁也不能拿走。小学生活也正是我们美好的童年,六年的小学生活是我忘不了的。
那时我所在的那个班是我们年级里最优秀的,而那时我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全班同学都是朋友,我们就像是一条丝带上的天使,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在每次的运动会上,我们班总是会得到许多奖状。而在每次参加的任何比赛中,我们班的同学都会得到奖状。我也曾经在商河县
作文比赛中得过三等奖,我们班还是“济南市优秀班集体”呢!
我们全班同学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那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而王老师把我们带到五年级时,就离开了我们。她去了新宁路小学当副校长。本来王老师准备走的时候也不告诉我们的,而我还有几个同学已经知道了。王老师不想让我们告诉别的同学,怕影响他们的情绪。在王老师教我们的五年中,老师一直把我当好学生看待。王老师在走的时候在每个人的摘抄本都留了一段话。而王老师给我写得是:“你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好的姑娘,那么善良,温顺,且善解人意。表面上你总是胆小内向的,而内心却热情如火。你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更爱自己的班集体。只有懂得爱的孩子,才是最可爱的,我会记着你,好姑娘!”这段话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而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陪伴了我们六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还有丁香树,在那个夏天,王老师带我们观察丁香花。丁香花的芳香像我们全班同学和王老师之间浓浓的师生情。
这就是令我难忘的小学生活。同时也希望我的小学的老师以及同学们能幸福。这也正是珍藏在我心中的宝物,谁也不能把这段最美好的回忆拿走。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19 09:50:30
难忘的小学生活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忘不掉,就像那些事藏在贝壳中一样,谁也不能拿走。小学生活也正是我们美好的童年,六年的小学生活是我忘不了的。
那时我所在的那个班是我们年级里最优秀的,而那时我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全班同学都是朋友,我们就像是一条丝带上的天使,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在每次的运动会上,我们班总是会得到许多奖状。而在每次参加的任何比赛中,我们班的同学都会得到奖状。我也曾经在商河县
作文比赛中得过三等奖,我们班还是“济南市优秀班集体”呢!
我们全班同学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那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而王老师把我们带到五年级时,就离开了我们。她去了新宁路小学当副校长。本来王老师准备走的时候也不告诉我们的,而我还有几个同学已经知道了。王老师不想让我们告诉别的同学,怕影响他们的情绪。在王老师教我们的五年中,老师一直把我当好学生看待。王老师在走的时候在每个人的摘抄本都留了一段话。而王老师给我写得是:“你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好的姑娘,那么善良,温顺,且善解人意。表面上你总是胆小内向的,而内心却热情如火。你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更爱自己的班集体。只有懂得爱的孩子,才是最可爱的,我会记着你,好姑娘!”这段话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而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陪伴了我们六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还有丁香树,在那个夏天,王老师带我们观察丁香花。丁香花的芳香像我们全班同学和王老师之间浓浓的师生情。
这就是令我难忘的小学生活。同时也希望我的小学的老师以及同学们能幸福。这也正是珍藏在我心中的宝物,谁也不能把这段最美好的回忆拿走。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19 09:53:2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语文的性质与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理解。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语文课程的其他理念
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尖锐的批评。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研究国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如强调学会阅读和朗读,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根据需要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重视写作实践,提出了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40分钟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初中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初中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此次课程改革更新了教学内容,注重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强调选文的时代性、实用性、广泛性。并且提出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语文教学:要有新策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实践: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
以往,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造成了语文课程的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从三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强调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二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是突出整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尤其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如何学好语文,有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此次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加强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
增加阅读推荐篇目,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阅读推荐篇目小学、初中、高中通盘考虑,互相衔接,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19 09:54:33
书中感悟
一本书犹如一个精彩的人生,有精彩的细节,也有乏味的字眼,一本书就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里面的悲欢离合就像一个个不可缺少的音符。一本书就像一片无边无涯的大海,那么骤然的翻起的浪花,就是书中的难题……
既是书香,便与香烟、酒香一样,“嗅”得多了就上了瘾,只要手中有书,便可以抛开杂念,忘掉烦恼,飘飘然如成仙之乐,而一旦好几天未“嗅”,心里就如长了野草般难受,坐卧不安。
大家有看过《感谢折磨你的人》吗?这是一本提升自我、感悟人生的心灵能量书。是化解人生磨难的良方,实现自我的指南针。你绝对不会相信只有感谢那些折磨你的人和事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处境,不论是好是坏,是挫折、失败还是成功。只有经历折磨,才能够历练出“美丽”,让心保持年轻和平静。这本书《感谢折磨你的人》教会你怎样面对人与事的磨难,给你不断进步的动力,是提升你个人魅力的最佳拍档。
读书给了我知识,给了我乐趣,更给了我力量。我感动着,赞叹着,敬佩着,我知道,在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许多久远的故事,还有许多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还可以将这些精神财富发扬光大,用我们的智慧贡献于中华的崛起、祖国的腾飞和民族的兴旺。
读书,让我们与故事一起感动,一起共鸣,让我们牢记了自己的使命,使我们奋发求志的理想和追求更加坚定。热爱读书吧,让我们一起来提升自我!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19 09:55:14
一路书香 伴我成长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得非常的好,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使我们头脑变得聪明,视野变得开阔,所以我们班的同学经常阅读各种书籍,有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百科全书等等。
当他们在阅读诗歌、散文的时候就像一位伟大的诗人,在那里声情并茂的吟诵着自己的诗句。当他们读到愉悦的诗句的时候,脸上会绽开幸福的笑容。当他们读到伤感的诗句时,就会面带忧伤,甚至会落下伤感的泪水。
当他们读百科全书的时候,教室静悄悄的,只有哗哗的翻书声。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盯着书上的字,像一个个伟大的科学家探索着世界的各种奥秘,有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他们也像一条条鱼儿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各种养料,使自己茁壮成长。
我们班上有许多“书虫”。其实我也是“书虫”。有一次,因为看书入了神,几位同学把我抬到走廊上,老师看见说:“你怎么到走廊上来看书?”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跑到走廊上来的。
我不仅是“书虫”,还是个“科学迷”呢。一看科学书,就手痒痒,想做实验。有一次,我照书上的要求,做纸锅烧水。第一次,我做纸锅烧水实验失败了,但我想起书里有句话“坚持就是胜利”,因为从中受到启发了,后来我终于成功了。
我喜欢读书,我爱书籍,读书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19 09:55:44
读书伴我成长
英国的史美尔斯说过:“好书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把读书,读好书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我特别爱看书,一看书就入迷,是常有的事。在我的生活中买书、读书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长大后,我常缠着爸爸带我去图书馆,书店。而我的知识面也大大增加。我看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淘气宝马小跳》,《五三班的坏小子》,《鲁宾逊漂流记》…...而我也喜欢漫画,武打小说....... 书能使人进步,这话没错。在我没读书之前,知识奇缺。别人问什么都只能羞涩地摇摇头说不知道。
而自从我和书交上好朋友,我才真正领会到高尔基所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这句名言的真谛,我觉得自己长进了不少。
从书中我知道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知道了中华民族的历代伟人,知道了世界名著,我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一切都是书赠送给我的呀!难道我们不应该和好书交朋友吗?
是书让我丰富了阅历,他给了我启示,给了我力量。使我增长了见识。我想:书是人类的良辰益友,我以后和书永不分离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23 10:26:25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者的传统授课模式,它突出的是学生的“学”和“练”,体现的是教师的“导”和“帮”,“学”与“导”协调互补,学习过程规范有序、富有时效,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明确其优势的同时,下面我浅谈一下学案教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几点不足和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是将学案当教案使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学案编写的顺序进行依次讲解,授完下课。这种讲授方式貌似“学案”教学,实际上是执教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学案和教案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注定了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学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应体现出层次性和螺旋上升性,使他们真正实现“由会到熟,再而通”的效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并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将学案等同于练习卷。教学中,执教者提前一天就把“练习卷”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教师对预习和使用学案缺少必要的具体方法指导,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案不是考试卷,也不是练习讲义,它应成为孩子学习的有效辅助,因此在学案设计中不应给问题设置类似于练习卷一样的答题空挡,学案的使用应该要逐步培养学生课后梳理知识的习惯,它更多的是指导、培养孩子问题的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23 10:26:44
读书伴我成长
英国的史美尔斯说过:“好书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把读书,读好书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我特别爱看书,一看书就入迷,是常有的事。在我的生活中买书、读书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长大后,我常缠着爸爸带我去图书馆,书店。而我的知识面也大大增加。我看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淘气宝马小跳》,《五三班的坏小子》,《鲁宾逊漂流记》…...而我也喜欢漫画,武打小说....... 书能使人进步,这话没错。在我没读书之前,知识奇缺。别人问什么都只能羞涩地摇摇头说不知道。
作者: 名师3b272 时间: 2017-4-23 10:27:07
我对学案教学的几点“非议”和思考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者的传统授课模式,它突出的是学生的“学”和“练”,体现的是教师的“导”和“帮”,“学”与“导”协调互补,学习过程规范有序、富有时效,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明确其优势的同时,下面我浅谈一下学案教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几点不足和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是将学案当教案使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学案编写的顺序进行依次讲解,授完下课。这种讲授方式貌似“学案”教学,实际上是执教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学案和教案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注定了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学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应体现出层次性和螺旋上升性,使他们真正实现“由会到熟,再而通”的效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并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将学案等同于练习卷。教学中,执教者提前一天就把“练习卷”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教师对预习和使用学案缺少必要的具体方法指导,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案不是考试卷,也不是练习讲义,它应成为孩子学习的有效辅助,因此在学案设计中不应给问题设置类似于练习卷一样的答题空挡,学案的使用应该要逐步培养学生课后梳理知识的习惯,它更多的是指导、培养孩子问题的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