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创新理念——迟希新
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冀赛静
迟希新老师通过展示大量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用简单朴实的语言给我们从多媒体视角上了一堂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创新理念的课,带领我们深入思考主题班会的内涵与特征,设计理念,多媒体资料的教育功能,让我们从直观形象中体会到了运用多媒体设计班会的必要性,并且提供给我们收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可谓面面俱到,实用性非常强。
我想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手机与互联网普遍运用的时代,我们经常被网上的视频,图片,微博,微信所吸引,一个转身,时间过去了很久,可想而知,学生会是什么样子。当我们用枯燥的语言与喋喋不休的训导来重复一件事,学生们大多是反感的排斥的,久而久之,我们所说的话力度就没有那么强。但是当我们直观的展示给孩子一幅图片,或是一个视频,学生们可能会在一瞬间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告诉家长,我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先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世上的一切。当我说完这番话,家长无任何反应,觉得你就随便说说而已。接下来,我用电脑放跪羊图视频歌曲,又找了班级的四五名学生跟唱,一首歌曲毕,我发现所有的家长眼含泪光,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此时我就有一个很真切的感悟,如果能用一首歌,一张图片,一个视频进行教育,就不要浪费口舌来喋喋不休。前几天看到朗读者中斯琴高娃眼含热泪读到“你在地下,我在地上,再也不能相见”,我瞬间落泪,想起了妈妈。恰逢班级有个孩子因为不爱学习和母亲吵架,我就把这一段视频放给孩子看,结果孩子看完视频后眼含热泪,告诉我,老师我错了,回家马上和妈妈道歉,我顿时觉得一股欣慰。听完了今天的视频,真心觉得运用多媒体材料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事半功倍。
要想把主题班会开成功,设计理念与实施方式至关重要.迟老师从德育的定位,活动理解以及看待学生方式进行了讲述.隐性德育可以从学科教学,师生交往,班级文化,以及校园环境角度来进行.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里父亲那种深沉的爱的感悟,再比如善行树对孩子的影响.德育是隐性的过程,看不见摸不到,德育的对象是学生,只有让学生接受的德育才是真正的德育,德育是感染,是感化而不是教出来的。一杯咖啡VS 9000个螺丝的故事震慑心扉,6小时的官德培训发人深思,最喜欢用音乐课上用《窗外》来教育早恋问题,非常有创意。一张图片,一首音乐,一个视频,一则公益广告比枯燥乏味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心灵受到震撼。总之很赞同迟老师的观点,也让我在以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想到更多的方法和手段。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