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标题:
学习李升勇校长《现代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有感 大连金普新区高城山小学周佳丽
[打印本页]
作者:
2012vip2962
时间:
2017-5-1 12:09:29
标题:
学习李升勇校长《现代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有感 大连金普新区高城山小学周佳丽
今天聆听了李升勇校长的讲座,受益匪浅,我对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李校长的心中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学育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做人。
“楼内不吵,校内不跑,队路走好,注意听讲”,这是李升勇校长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的天性不等于野性。每个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既要符合身心发展规律性,又要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提升,李校长提出要进行“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中小学教育即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养。这既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两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李校长的“养成教育”从课内习惯、课外习惯和家校配合三方面出发,注重在课程中养成。每所学校六一节都会举办活动,但是李校长在学校里举行厨艺大赛,让学生从小就掌握烹饪技能,现在不会做饭的成年人比比皆是,这项活动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地理课不是坐在教室里的说教和图片视频展示,而是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到乡镇去体验生活。爱国爱家乡,不是用语言向学生去灌输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触摸,这种热爱是用时间沉淀出来的。现在的孩子为了上补课班,没有周末,更没有看电视的时间,社会发生什么事一无所知。有几次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看新闻,第二天一起分享,很多孩子才有了看电视的机会,但是仍有孩子因为上补习班错过了看新闻。作为老师真是既无奈又悲伤。孩子们学会了唱歌跳舞下棋书法,却不会整理房间、做饭,无法和小伙伴讨论新闻趣事。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我们在教学中也总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想让我们的孩子都成为有素质的国民,李升勇校长进行的“养成教育”将知识的学习和习惯的培养相结合,充分调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快乐中学习。
反思自己的教学,惯性思维主导着教学方式。比如在探究人物形象时,总是让学生批注谈感受。学生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去谈,感受人物性格特点。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学生依然是按部就班地分析武松的形象。记得2015年我到中山区的一所小学学习,有位男老师讲了一节微型课,采用了西方的上课模式,和学生一起探讨武松形象的现代意义。于是,在课堂上,我把当初老师的问题又抛给了自己的学生,“武松打虎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如果武松穿越到现代,你认为他会成为领导器重的人吗?”等等,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书本知识和做人紧密联系,学生侃侃而谈,真是令我刮目相看。
李升勇校长的教育理念触动了我的心灵,学生不是不爱学习,而是我们总用重复的教学模式和脱离生活的教学内容消耗了学生的乐趣。科学课上每一个孩子都听得那么认真,《景阳冈》一课就连平时不爱听讲的孩子都聚精会神。我们一线教师需要这样的心灵触动,我们的教学生活需要用不断学习打开眼界,转变思维,真正做到让学生享受教育,“学一点他乐意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