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老师自称是农村小教师,他在工作之初也彷徨过,甚至想要放弃教师这一职业。他哥哥的话朴素却充满道理,段老师由此改变,我也明确了自己的成长方向:不管周围的环境怎样,自己要努力,坚持下去,争取走在队伍的前面。段老师又是怎样走到了全国的讲台上呢?听了他的报告,我受益很多。
一、理念指导行为
一个老师,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学生,如果不喜欢,那教育就已经结束了。怎样喜欢上学生呢?我想,老师首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优长不同,要客观、全面的看待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挖掘每个人的优点,由此会接受每一个孩子,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帮助每个孩子完善自己。在指导过程中,爱与尊重是不可缺少的,有了这样的优良理念,我们的行动才会从容、有效。
二、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教育、自我修正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老师带领孩子学会学习,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就要多动动脑筋,创造让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段老师特别善于利用节日活动、春游活动这样的集体活动,活动设计的内容都是为了让孩子找到自我的价值,增进集体成员之间的情感。段老师接手的一个班,有很多孩子轻生,于是段老师设计的百家讲坛,孩子们讲述《爱的教育》,这样慢慢的,随着孩子们对书中人物的认同,他们也认同了书中的观点,开始重视自己的生命,重视生命质量。这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每节语文课设计诗歌分享环节,老师和学生们轮流分享一首诗歌,营造诗意课堂。
三、与家长成为战友
教育一定不是单兵作战,家长就是我们的战友。怎么赢得战友的全力支持?段老师从很多案例中教给我们其中的关键: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想做的,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全心全意、尽心尽力。这其实也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变威严为亲和,变权威为寻求合作,有了战友的全力支持,教育会更有效,进展得更顺利。我还从段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小窍门,要得到全体的家长支持,可以先与个别家长沟通,达成一致的意见后,在家长会上与老师配合,做领头羊,一切问题很容易解决。
除了上述内容,我还对段老师说的驯兽师效应有同感,有时惩罚或批评成了不良行为的强化,反而起不到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时常变换教育方法,多一些智慧的做法。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