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段惠民老师《做智慧型班主任》有感
大连市金州区金润小学 高矗菡
首先拿到这个题目,被“智慧型”这三个字深深的吸引。面对班主任工作的冗杂,确实是需要些智慧和技巧的。作为一名青年班主任,更多拥有的是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情,关于智慧的概念还是有些模糊,也就是蛮干,不会巧干。久而久之,被这种种压力带入了职业倦怠期。而段老师这个讲座就如久旱逢甘露一般出现的恰到好处。
段惠民,是以乡村小教师著称。首先吸引我的,是他的自信。现如今社会,农村的落后,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他,能评上全国十佳班主任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但是段老师做到了,他甚至还在教师培训上说:“魏书生老师是全国著名班主任,他讲的特别好。十年以后我也未必能讲出他的那些内容。但是我也敢说,段惠民今天讲的,魏书生十年之后也讲不了。全场掌声雷动。自信的背后,是强大的底气,而底气是靠努力积累的。段老师提出一定要善于感悟生活中的教育智慧。处处留心皆教育。而我也在想,在我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是不是恰恰缺少感悟呢?很多事情发生了,并没有去想其背后的教育本质和内涵。去学习培训也只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照几张照片纪念一下。甚至照片都不会翻开再看一眼,这样完全浪费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什么都没有学到。我似乎也明白了这次青年班主任培训研修班让观看完视频写观后感的意义,就是让你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段老师最强大的理论就是他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和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两人的教育理念综合在一起:生活即教育,教育也是生活。社会即学校,学校也是社会。变成了段惠民理念。通过一些例子:免费开放,每人十元。林肯头像,三个便池,不相容法则,鲸鱼哲学反应。段老师总结出了教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曲解现实的意思。对待孩子们不是原则性的小缺点,小错误,不要把眼睛睁得那么大。责备孩子首先应该学会自责,没有给孩子创造成长的条件,搭建成长的阶梯。设身处地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设身处地,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德育建立在体验之中,寓于活动之中……段老师靠智慧取胜,带孩子去北京,带孩子参观监狱,采访犯人,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最好的教育。也正如段老师所说:当孩子感觉不到你在教育他时,教育效果才最好。想到自己的教育,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只会批评、发火、训斥、强行植入大道理,其实正好没有起到真正教育的效果。
这个讲座让我茅塞顿开,也为我今后的教育之路指点迷津。在教育中多些智慧与头脑,多些技巧与方法,你的咽炎也就治好啦!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