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东联教育网上听了著名教育家冯恩洪先生的“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讲座,整整几个小时的时间,冯先生一直孜孜不倦地为我们做激情澎湃的演讲,说到动情之处还有哽咽。我想,这几个小时的学习已经不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来表达,而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更为恰当。哪怕你不懂教育、不懂冯先生在讲座中讲的一些专业学科的案例,当你看到他每每为某一件事、一个人动容的时候,你也会感受到他高尚的师德、体会到教育的魅力。
冯恩洪先生指出,在云教育时代的今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事实的知识更加重要。教育正接受来自现代化的挑战,传统教育不能走向未来,因此传统的课堂亟待改革。要提高课堂的有效率就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要素的组合关系,这就需要解决好教材如何使用、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三个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选择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材和学习的进度,让每个学生能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要打破教师传统的讲授法,讲求学生合作、团队、探究的学习。冯教授强调,高效课堂的评课标准应该是“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小组是能力的平台,展示是生成的关键,导学是教师的水平。”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知识,让学生拥有学习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学生是否享受学习似乎不是我们所要思考的,因为读书就是枯燥的,需要每个人勤奋的。冯先生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教育者对学生的差异不应该埋怨,而是研究差异,关注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让教育的感觉不是难受,教育的感受是走进享受。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所以教育要让学生彻底释放自己潜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关怀。引导学生的心灵走向真、善、美。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需要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要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要学会合作,实现双赢;要做复合型的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可见,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者必须重新认识教育的目的,探寻教育的真谛,创造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追求和谐发展的教育。
欢迎光临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http://shequ.jspxe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