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5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 “学” “问”——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步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3:28: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文帅 于 2011-8-18 13:30 编辑

    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是指语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取决于教师自己的努力。正如有关研究者指出,教师之所以是教师,更多的是“自造”,而不是“被造”。特别是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深入人心,新课程给教师的发展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广大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转变观念,新的教学理念逐步被接受。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实现自己专业成长呢?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际,认为对语文教师来说, “做”、“学”、“问”是实现专业成长的三步曲。

    一、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步曲之一:“做”


    “做”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中国历来崇尚的是“纳于言而敏于行”,不要你巧舌如簧,而要你把事情做起来。

    “做”就是在实践多研究。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目的是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你。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所以的努力都是为试验田做准备。因此,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在听课时,我常发现有些老师只会照搬其他教师的优秀教案,结果,学生听着乏味,一点也不起劲。症结在哪而呢?关键是缺乏在实践中研究,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在实践研究,就不能对教学文本深刻解读,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甚至是一种“无效”的教学,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教学研究不在于“深”,能“实”则灵。要适合当地的教学,适合本校的教学,不要搞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教学,否则会失去实践性。所以,我们要通过研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具体学生具体对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浮。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是为了教好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不断地把研究内容应用于实践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理论指导下解决问题。这样就可形成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逐步深入、逐步提高的良性循环的格局。近年来,我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进程中,始终注重语文教师的“做”,要求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把握“研究”: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要围绕“教学”工作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语文教师把新课标的解读、新教材的实践与学校的语文教学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建立了“四化一体”研究机制,即“教研问题化——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做到在“问题专题化”中体现教研的意义,在“专题课题化”中体现科研意义,在“课题课程化”中体现实践意义,将教科研融为一体,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并且在“四化一体”的实施过程中着重加强了案例研究、课例研究、课题研究、备课研究及网上教学论坛等,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根本发展。我们学校语文教师都积极“做”,善于实践、勇于研究。例如,如何让语文教学“活”起来。在一番思考和请教后,我的方法是,经常给学生新鲜感,变着法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诗词赏析能力,我指导他们在教室进行“经典诗词展”,将学生摘抄的经典诗词张贴出来,并利用课堂五分钟进行赏析;为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我利用语文课让他们了解时政要闻,并点评。再如语文课堂上关于课件的运用问题,以前我一味认为用课件上课既省时又省力,而且学生有兴趣,因此我一直较频繁地用课件上课,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时间长了,学生只会被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所吸引,懒得动笔、动脑,课堂效率并不高。因此,用课件上课,我的体会是应正确运用,适可而止。

    教育科研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教师解放自己,走上幸福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会深刻,每个教师都有好多经验需要总结,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所以说“做”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但另一方面,我们教师存在资料不足,时间少而散,资金设备条件较差等不利因素。因此,我们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应侧重以下方面:

    1、适合自己的研究。对于课题研究,很多教师普遍都没有真正深入地开展过,要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及什么样的课题才是适合自己的研究等等都是心中无数。引导教师开展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的主要办法:一是让教师去发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再通过座谈,把自己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让大家讨论哪些问题是马上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是我们可以解决的,但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解决;二是让教师明确那些“我们能够解决的、必须解决的、需要较系统去研究的问题”,就是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三是在确定课题后,再集体讨论每个课题适合运用哪种研究方法,应从哪几个步骤进行研究;四是让教师根据集体讨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订出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并在会上汇报交流。我认为通过这样的办法,不仅可以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可以保证教师们对自己的课题如何开展等问题,在头脑中有个很清晰、很有条理的思考,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2.校本研究。小学语文教师的各方面的条件决定了他们的教研课题应从校本出发,以应用性为主,教师要不断从备课中、从教学中、从学习研究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研究这些问题,从中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课题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干什么,研究什么,相互促进。

    3.微观研究。就是要求教师研究的课题题目要小,把问题研深研透。例如,我们可以就一节课的导语设计、课堂小结的方法、词汇的学习等进行研究。由于课题比较小,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容易组织资料,也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4.引入研究。引入研究就是要从自己的工作需要出发,引入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改造,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教师的工作情况。

    5、案例研究。笔者认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是教师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是教师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真正能够做到以研促教、以教带研的科研效果,能够使教师直接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研究自身教育的得失成败,并进行适时调整和修正,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机勃勃的动态课堂一起生成,切实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的自觉分析探究能力。

    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步曲之二:“学”


    “学”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保证。学习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一个人因学习而拥有,因学习而丰富,因学习而发展。”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养由哪里来?从根本上说还是学习。教师获取知识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读书。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捷径是什么?是教师勤奋地学习。教师具备了学习的本领,就意味着掌握了自我发展的诀窍,把握住了成长的主脉。在学校中,语文教师案头上的书是较多的,为何?因为要“做”,而这些要做的工作很多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是需要通过努力“学”才能做的。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现阶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不断涌现。读书、学习,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来讲,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名师成长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读书学习的楷模。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的课之所以能取得“一鸣惊人”的效果,恰是她努力学习的结果:她向书本学习,几年来,阅读量达300万字,记下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10多万字的教学后记。我们知道,许许多多教育家的成长都是和他们终生勤奋读书分不开的,叶圣陶、于漪无一例外的是博览群书的典范,他们在广泛吸收前人的教育教学宝贵经验的同时,又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无愧于名副其实的教育家称号。我们常说的“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近年来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解读,“要教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要有一桶鲜活水”。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在飞速地发生变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变、教育目标在变、课程在变、师生关系在变……面对基础教育诸多变化,不学习能行吗?实践证明,单凭学历教育获取的营养难以支撑教育的全过程。一个富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学习。学习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假如教师自己不学习,自身的素养不提高,却要求学生进步,那么我们可曾想过,当学生大踏步前行的时候,不学习的老师如何能丰富自己的心灵,如何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如何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呢?教师学习既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也为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在语文课上,教师眉飞色舞,学生眉开眼笑;教师神情激昂,学生神采飞扬;教师妙语连珠,学生滔滔不绝;教师棱角分明,学生个性飞扬;教师才思敏捷,学生灵光闪烁;教师哲思泉涌,学生智慧流淌。

    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因此,我们不仅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同时也要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以此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促使自己不停地学习。学习,会在无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强化你的人格魄力,进而影响你的学生。

    三、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步曲之三:“问”


    “问”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语文教师除了需要用孺子牛的精神来踏实地“做”、努力地“学”,还更需要学会勤勉地“问”,让“问”成为语文教师的内在需求。语文教师的“问”,不仅要向书本问,向同行问,向专家问,更要向自己“问”,要将自己在“做”与“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专业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与归纳,使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等得到专业提升,我们才会成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所以说“问”是我们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行为、教学行动中,掌握运用教学要素,形成教学推理的能力,提高教学综合能力。这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细节、每一节课、每一天的收获,并时时进行“问”。“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通过“问”,语文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语文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不少教师含辛茹苦,辛勤耕耘,但时时事与愿违,教育教学效果不佳,于是唉声叹气,怪学生不听话,怪自己运气不好。其实,我们语文教师每天要问一问,成功了是为什么;不成功,问题又是出在哪里。只有会“问”的老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问”的有思想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是在教着,更不能是在痛苦地教着,必须开展“问”,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从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师的执教过程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通过“问”,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教学能力。“问”教学中的成功点,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成功的经验,串起教学中闪光的珠链。“问”教学中的失误点,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失败的原因,进而取长补短、长善救失。“问”教学中的疑惑点,可以激发我们探求的原动力。“问”教学中的思维点,可以促使我们去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问”教学中的感悟点,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捕捉灵感的火花,不断积累思维的结晶。因此,“问”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使用道具 举报

gchxdhtgh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2-25 21:33:20 |只看该作者

customers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wewenbkse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3-4-17 20:57:12 |只看该作者

all this marked &quo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24 12:09:56 |只看该作者

根据台湾《苹果日报》民调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8 05:24 , Processed in 0.02714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