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践行弟子规? 如何落实弟子规中每一讲的内容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亟待考虑并努力要实现的问题。《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思想完全可以应用于教学弟子规的不同层次,或者是落实在弟子规的不同阶段。 “博学之”是学习的第一阶段。意谓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如果一个人的 好奇心丧失了,学习的欲望也将随之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如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朗读,背诵弟子规的愿望呢? 注重一种兴趣的激活。 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具有一种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胸襟。“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理解和宽容他人,从而使“泛爱众,而亲仁”不流于形式。如果没有了踏踏实实地学,弟子规的宣传与推广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想班主任要努力强化学生的诵读意识,只有充分地读,读出味来,读出感觉来,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有所问,有所求。达到学习层次的逐步深入。 “审问之”为学习的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对所学加以怀疑。于无疑处生疑,能够有种敢于怀疑一切的态度和勇气,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解过程,如果只是一味地接受,只能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仅仅为了学而学,学生是不会真正受益的。思维的火花只有经过碰撞后方显出它独特的价值。 “慎思之”为学习的第三阶段,有了一定的疑问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加以细致地考察、分析,否则所学就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经过了用心地思考之后 ,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学习弟子规的方法,从而灵活地加以运用。 注重一种方法的激活。 “明辩之”为学习的第四阶段。巧思之,从比较中鉴别出优劣,反思学习与实施中的进步与不足,进而总结出一定的学习经验。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越辩越明了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弟子规的实质精髓所在。 注重一种行为的激活。 树立一种反思进取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笃行”是学习弟子规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学习弟子规的终极目标所在。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注重一种灵性的激活。 尊重学生个性,努力彰显学生在学习中体现的个性特征。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我们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发挥其榜样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心人,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如“过眼云烟”,“熟视无睹”。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坚定自己信念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只有坚持工作的长期性,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如何从我们班主任自身找到一种内驱力,强化学习意识,真正地把弟子规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呢?我想班主任应该增强下面四种意识:一是树立危机意识,增强责任心;二是树立争先意识,增强上进心;三是树立质量意识,增强敬业心;四是树立合作意识,增强同一心。同时还要在工作中坚持十项基本原则:注重计划性,注重目标性,注重针对性,注重过程性,注重规范性,注重归纳性,注重实效性,注重科学性,注重创新性,注重长期性。 我一直信奉“事在人为”!让我们共同为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而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光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