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0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足有效教研 深入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13:45: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徐艳莉 于 2011-3-23 13:52 编辑

丰泽二小   杜  娥

      从教十多年来,时常会因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感到力不从心。直到这两年来,在新领导班子的引领下,我校开展了每周一次的有效性教研活动,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如何更好地深入课堂教学进行研讨。两年来的学习、研讨,让我豁然开朗,对深入课堂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新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几年,对这场改革的看法褒贬不一,特别是目前,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从“狂热”进入了冷静反思阶段,尤其对课堂教学这一块,正在不断追求“有效课堂教学”。那么相对“有效”而言自然也就是对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通过这两年来的校本教研,结合教学实践,就本人个人以为,教学的低效通常源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这是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其次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预设味”过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应竭力避免的。那么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又应怎么操作或是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就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和个人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教师意识
      1、对教材的意识。
      有关这方面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备课中常谈到的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要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而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对学生的把握。
      课前准备,可以在教研活动中,与同行们研讨,如何进一步做到备教材,备学生。解读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这一点很多老师都能注意到。但一堂课下来,一个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有哪些学生基本不用引导就能掌握,换言之能自学会了;哪些学生得在教师的点拨中才能领会;哪些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或是重点关注下才能达成目标的,这些我们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开展。
      3、对目标的定位。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目标的制订。我们说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如果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很虚无缥缈的,好像并不是能在一节课中完全一下子体现出来、完成得了,那么对于量化的知识技能目标呢,本人认为它的制订必须要具体确实可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二、实施主体教学
      主体性教学要求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潜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行为能力得以发展。实施主体教学,抓好素质教育,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
      1、 乐学新知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采用游戏、范读、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
      2、自读质疑
      自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学生根据目标或教师导读整体感知课文,初步认识文章结构,并自觉针对重点词句加以圈点批注,把握文章重点词句及相互联系,记录自学思考的初步结论。教师在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的同时,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培养,为好生提供一些加强的自学任务,为差生提供达标的辅助台阶。
      3、细读研讨
      在自读后,引导学生表达在自读中明白了什么,特别还要讲是怎样弄懂的。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自觉运用学法熟读精思,主动研讨,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并主动积累语言。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往往在自我表现中得以增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也可以是小组或同桌;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老师的设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质疑。教师应重视“集体开窍反应”,注意指导学生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之间的联系,以读为本,精讲善问,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启发和激励,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读促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自我回顾
      包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包括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
      5、开拓延伸
      有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甚至更多来自课外。可见,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参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读书、读报、视听或参观、访问、调查、做实验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培养艺术教学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累积,经过多方面的教研学习,我深入领会到艺术性的教学更有吸引力,更能引领学生走进我们的课堂。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美术的兴趣好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
      1、创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在朗读歌词时,让学生改读为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插入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这一课的时候,有意识的把小母鸡和小鸭、小猪、小猫之间的对话设计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表演。课中,气氛十分活跃,课后,同学们还不停的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表演来表演去。很快,他们就对课文内容掌握的很全面。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3、 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我有一盒彩笔》是一首充满童趣、活泼生动的儿童诗。在教学这一课中,我先把自已用彩笔事先画好的一副美丽画面展示给学生欣赏,低年级的孩子一看到这样栩栩如生的画面,便活跃起来了,我以此来激发孩子学好课文内容,再用喜欢的彩笔勾画自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画面。学生通过画图,对课文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要不然单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还是茫然。
      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也是我校教研的主题——《丰富阅读体验  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语文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如果说教师是一棵树,学校就是他扎根的土壤,校本培训不断为教师输送养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立足有效教研  深入课堂教学”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此文章,未经作者及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许可,不得转载或挪作他用,因此造成的后果,由转载者承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8 02:25 , Processed in 0.0160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