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成才规划 1、日日不断地写日记、读书、做笔记 想要建立一个新的更成熟的知识系统,必须要对原来的知识有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概括的过程。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他在给弟弟的信里面是这样规划的:“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原来,曾国藩在1842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学习和训练,要做的就是三件事:用楷书写日记;读十页史书;记笔记一则。在给弟弟的信里,他颇为得意地宣布:哥哥我坚持好久了,一天都没间断。 这三件事不简单,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训练过程。写日记,是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而且用楷书书写,也是对技巧的一种训练,因为在当时,写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 记录成长就是做一本“成长备忘录”。曾国藩写日记,千万别看成是主观感情之抒发,他作为一个官员,主要是客观记录事务和行踪,比如,今日会见哪些客人,哪些在座,晚上读了哪本书,读了哪几页……这些都老老实实记着。接着是温习文本,曾国藩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实在的读书计划:每天读史书十页。量并不大,曾国藩这样定计划,主要是为了保障每天能完成任务,一天十页,十年三十多万页,也很了不得了。同时,过去应付科举,必须快快地读,如今是提高式地读书,当然要慢读,一面读书一面所思,要读有所得。十页的量和发展空间对于曾国藩这种身份的人而言,是很合适的。 接下来是做笔记,每天写《茶余偶谈》一则,也就是茶余饭后的小故事,这不同于日记,而是和朋友闲谈产生的火花、灵感,说不定日后就是自己的思想成果和工作创业心得了。在与朋友的交集中寻求智慧,在广其闻中拓展智谋。 曾国藩对这三样工作的坚持年限是怎样设置的呢?他的目标是“誓终身不间断也”,做到每天坚持,“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 点评: 曾国藩在学习量的制定上,还是很务实的。重点不在于每日的量有多大,而是持续时间的长短。事业、学业不是在突击中完成,而是在坚持中完成。这样坚持下来,曾国藩的每日三大件效果如何呢? 读书十年 始展拳脚 曾国藩在京师为官十年,也是读书十年,是十年的继续成长。十年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即将爆发。曾国藩已经准备好了,长期的阅读让他对“经史烂熟于胸”,长期的工作培养了他组织方面的才干,于是下乡办团练,以至于后来的洋务运动,他都可以施展手脚。尽管曾国藩的立场在现在看起来有相当大的局限,但你不得不承认,他已经做好准备。 制定一个计划,哪怕每天一丁点,持之以恒下去,真的妙不可言。 无论是曾国藩说的“三件事”,还是如今提倡的“三小时”,都在告诉我们要每日坚持学习和自我培训。 点评: 曾国藩在家信的结尾又给自己及弟弟们树立三大要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可以超越现状,具备前瞻性;有识,则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乏,从而补课;有恒,则可以用时间的积累换取成果。碰巧的是,现在也流行“每天三个小时,十年一万个小时,成就一个专家”的说法。从曾国藩十年低头读书,到后来走上时代前沿,基本上是十年。这难道是偶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