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所谓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反思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由于教学活动极其复杂,包括的方面和涉及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教学监控能力也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影响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有教师的知识、观念、动机、情绪情感等个人因素和一些外部环境因素。 根据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计划与准备,即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与计划教学过程,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 2、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即根据学生的反应合理调整教学过程,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 3、教材的呈现,它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4、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分面应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一旦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就立即想办法纠正。 5、评估学生的进步。教师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上,因此,教学监控水平高的老师必然会非常认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在评估过程中,不仅多层面、多角度对学生的发展作出评价,而且时刻注意评估方式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6、反省与评价。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教学监控能力高的教师会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仔细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的得失,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改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提高的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动机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光荣感,激发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兴趣,树立热爱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积极情感。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态度(情感)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教师知识的要求。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 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科喜爱,才能焕发出深入钻研教材的浓厚兴趣和传授知识的丰富情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相应的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当教师满腔热情、情绪高昂地教学时,学生往往情绪饱满、饶有情绪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会更加热爱这一学科。 二、教师要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能力 全面掌握与学科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布鲁纳说过,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同时教师还应善于应用教育教学的理论,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设计,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潜能。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指教师借助语言、文字等表达教育教学内容和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两方面,其中口头言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媒体,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多方面、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境的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并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团队和学习小组,从集体中选拔学生干部、培养骨干,形成集体规范和舆论,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智能;善于组织和调动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善于因材施教的能力。因材施教意味着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格包括冲动性和沉思型、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聚合型与发散型等多种类型。除此之外,教师行为还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因此因材施教还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性心理。总体来看,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对学生课堂内外和日常生活的观察,“视其所为,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可以在掌握学生各种细微的外部行为表现上,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状况,把握学生认知、情绪、意志及个性方面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设计今后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兴趣,全面发展学生个性。 三、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 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是当前提倡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转变的一项内容。通过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可以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到自己在课堂监控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调查,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教学的监控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其实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调节,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通过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将逐步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常性反省,这样,教师在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同时,其教学监控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更加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