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PW5706547 于 2016-6-28 16:18 编辑
走进学生,感同学生 当今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只是心理辅导课,班会课的职责,也不能仅限于某节课,而是需要学校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构成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氛围。假若不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的话,也很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思考:如何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体察学生的心态。作为班主任,应该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1、提前侯课:与学生多几分钟无拘束、近距离的接触,在随意的攀谈中、在留心的观察中、在轻松的交流中,师生之间语言的障碍扫除了,心灵的篱笆拆掉了,感觉亲切了,隔膜消解了。 2、走下讲台,教师已不适合高高在上了。要淡化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要置身于学生学习的空间中,可以说,穿梭在学生的课桌之间才更有可能浸润到学生的心怀脑际。 3、有你有我,多出些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一起玩、一起聊,尽最大的努力感其所感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悟其所悟。我们要以尊重学生、平等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教师。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班主任就是一把钥匙,只要用心,只要有爱,就会开启一个世界。教师走近学生一定要表现出长者的风度、智者的才华和能者的水平。人们常说:看其行,知其意。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从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来中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心理。 班主任要做一个细心之人,有心之人。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平时尽可能地多从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家庭背景出发来探讨学生的心理历程。还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深层次地挖掘他们出现某种行为的原因所在,并善于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教育策略,班主任要善于突破学生的心理屏障,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及时掌握其内心的变化,发现并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