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PW5706384 于 2016-4-30 23:14 编辑
理解和尊重,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平阴县实验学校 赵传香 此次班主任培训,聆听了任小艾、齐学红老师等教育名家的讲座。边听边对照自己,虽然也有感到欣慰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是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下面简要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最近大家都在议论“殴师事件”,有的人认为教师有失师德,不该推搡、动手打人;更多的人是为这位教师感到痛心,直呼:世风日下。听说有的学生看了,觉得很痛快;更多的学生看了,感到不可思议。而我在想:我们看到的是一次事件,在此次事件之前呢?彼此又是怎么做的?看那一触即发的阵势,我想说: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何会如此悲哀? 也许,这是几个平时就很难管教、已积成恶习的孩子,但如果,之前老师与学生达成理解,教师尊重学生差异,不抛弃、不放弃,循循善诱,良苦用心又怎会遭到如此践踏? 正如任小艾老师说的:你了解孩子们吗?你知道他们在这个阶段的需求吗?没有理解和尊重,哪来的教育?有些老师总喜欢以体罚的方式以示惩戒,以威严换取尊严。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尊严”,不过虚有其表。只有当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其高尚的品德和真诚的情感付诸教育,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 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要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班主任,常常会碰到一些学生之间的偶发事件:有时是看到的,有时是听到的,常常是他们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每到这时,我都不会轻下结论,而是让双方充分的说,说尽自己想说的,说事件的经过,说自己的看法,此时我常常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去听他们说,偶尔再投去一些信任的目光。每次等他们说完了,他们的思想认识上已经在转变了,我会说:你们都不是坏孩子,只是有些看法、做法不一定正确,你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呢?学生们有时会沉默一会,继而谈出自己的看法。有时,需要我再总结几句,更多时候,我只需要从他们的话里面挑几句来重复一下,他们基本上也就释然了。当然,也会有蛮不讲理的,碰到这样的,硬来也没用,口服心不服,冷处理,隔一段时间再来理论会更妥当一些。有些学生不爱付出,学习应付。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很纠结的。不如,要求提的低一点,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不断加油,不断提高。
想想我们小时候,常常会觉得大人很武断,根本不懂我们的心。现在我们是大人了,怎么不能来理解、尊重他们呢?给孩子一些自尊吧!这样孩子一定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