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与每个班级案例式培训》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5:25: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九里小学 王鑫

齐老师的讲座,像及时雨一样提醒了我,也为我指点了迷津。

首先,我了解了什么是一个好的班主任案例。应该具备以下4点:

1、故事性。案例应该有背景,有情景,有生动曲折的细节,有冲突悬念,能够引人入胜。不能只是活动的计划和方案,也不能平铺直叙。

2、丰富性。案例应该围绕决策,有多种选择和两难困惑,以及多种预判,耐人寻味。而不能只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和具体做法、技巧。

3、教育性。至少蕴含有一个明确的教育主题,从中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给人启迪。不能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必须上升到教育“基本面”上来思考。

4、开放性。要有问题,有争议,有引发争论的空间和看点,便于讨论。不能过于封闭、简单或过于圆满,让人无话可说。

其次,齐老师的一些观点也对我的班级管理带来了一些启发。齐老师说,优秀是一种过程。班主任要向学生及其家长明确我们对优秀生的评判标准,即优秀不仅是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包括以后的发展;优秀应该是全面的,对于人的整个一生来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成人比成材更重要。为此,班主任需要做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当一些所谓的好学生出现一些不好的习惯时,应及时与他谈话,帮助他改正过来。还要多多关注所谓的差生,给予他们自信。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给学生民主管理班级的机会。我所任教的班级里的学生基本山都是外来务工子女,还有两名特殊儿童。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应该突出学校对弱势群体的接纳和关爱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以及教育中对于人的理解与尊重。而那两名特殊儿童,他们上课总是在疯闹,严重扰乱了其他同学正常上课,所有在他们附近坐着的同学都跟我要求换座位。这跟齐老师所讲的一个案例有点像,那名班主任认为这名学生恰好是班级的一面镜子。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儿童都有模仿性,他们看见其他同学这样做的时候,自己也忍不住试一试。我觉得对于这种特殊群体,应该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宽容。

一个好的教育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而是带领学生去寻找真理,尤其是对班主任而言,更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学生、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靠班主任一个人的说教,班主任要整合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去管理、完善整个班集体。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开一些主题班会。例如,从“人”的含义入手,作为一个人,应该是品德在先,才能在后,以此来解读优秀的内涵。开完班会后,要与科任老师沟通,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形成班级的教育合力;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生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面对家长不配合的问题、任课教师的高期望问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等诸多问题,班主任需要做理性的分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针对不同的学生问题,制定不同的行为策略。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班主任工作同样如此。班主任面对的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多变性,要求我们不断地超越自己的已有经验,面对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反思的专业型班主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6 07:33 , Processed in 0.02298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