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转型时期,无论是课改还是授课方式的改革都逃不出应试教育的牢笼,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就不一样了。文革时期,班主任是领学生们干农活;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初期开始恢复高考,开始重视教育,但无论怎样,作为班主任,也仅仅是领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也仅仅是落在“学习”二字上。这么多年亦是如此,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又需要怎样的改变呢? 我认为班主任不仅仅是关注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时代赋予了班主任更多的任务和身份。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班主任除了管好本学科外,还兼顾和协调各个学科的任务,关注每一个学科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关注每个学生各学科的学习状态。每一学科整体上课情况,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都与班主任的指向有关,“班主任”一词在学生眼里就是风向标,学生其实很敏感班主任对哪一学科的态度和重视程度,甚至于组织上课前的一句强调都会给学生强烈的暗示。因此,班主任的兼顾和协调尤为重要。 此外,班主任还要处理日常的琐碎事情,不仅管理学习,还要管理生活,包括班级卫生、个人卫生,细微到通过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言行,了解其爱好、性格,家庭状态、心理状态。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学生谈话,和家长交流,作为一个班主任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班主任也是集体中的一员,除了老师这个身份,他还是母亲、朋友,同学间矛盾的调和剂,学习中的催化剂,学生和家长出现矛盾时,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润滑剂。 综上所述,我认为,班主任更像一个“三栖”明星,多重身份,却又是最接地气、最为学生考虑、最无私的“老师、母亲、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