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对初中数学新课标的体会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08:29: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说实在的,我在参加“三名”培训之前对数学课标没什么理解,甚至是没怎么去读,“三名”培训以来,听了专家对课标的解读后我才对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专家解读和自己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我还真的有所感悟,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和培训学习的基础上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下理解和信任是前提。

    课改前,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理解和信任成为了泡影。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讨、交流,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并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这正如教孩子学走路一样,不能一味的抱在怀里,从牵着手走到鼓励他再慢慢的放手大胆去走。新课标的要求不是“抱”而是适时适地的大胆放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把课堂留给学生,把地位还给学生,还原学生的主角地位。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合理沟通是基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权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另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学生的学变成了复制。使学生成了复读机和计算器,泯灭了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应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交往也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这样在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快乐,师、生在快乐中共同成长。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转变是保障。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而是组织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发展各种能力。教师应时时刻刻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训练,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的目的。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中的“幸福感”。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后盾。

现在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影响都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我们掌握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与应用。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自然资源,有力提高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不断反思、学习,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并向高层次发展。只有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水涨船高。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还请专家多多指点。以后我要多听专家的讲座、多上视频课堂、多学习帮助自己多提高、多进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4 11:29 , Processed in 0.0162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