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8:34: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2016年3月26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第十二届班主任名家论坛,聆听了高金英、丁榕、段惠民、杨瑞清及魏书生等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高金英老师老师的报告主题,也是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最大感悟。作为教师,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如何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呢?
一、作为教师,一定要有阳光的心态
从专家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一种阳光的心态,这种心态既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开展工作。有了阳光的心态,就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生活和工作,在生活中遭遇逆境或工作中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不抱怨。目前,在教师中间,工作累了,抱怨;学生难管,抱怨;评职称评不上,收入低抱怨。马云说:别把抱怨当习惯。
偶尔为之无大碍,但抱怨成习惯就如喝海水,喝得越多渴得越厉害,最后发现,走在成功路上的都是不抱怨的“傻子们”。丁榕老师是学美术的,但学校让她教语文。她没有抱怨,当学校体育老师受伤时,让她带体育,她没有抱怨;段惠民老师教初三物理,但因初一年级一个班太乱而让他担任初一年级的班主任时,他没有抱怨,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都取得成功,成为了大家,成为了名师,所以,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偶尔的抱怨可以当成是一种发泄,但经常的抱怨就会影响自己的心情,进而影响工作,也影响身体。
二、加强学习,丰富多种知识
习总书记在给出的“好教师”的四个标准其中之一,要有扎实的学识。
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的学识浅薄。知识筹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当我们在课堂上娓娓而谈、举例信手拈来,旁征博引的时候,学生就会发出佩服的目光,学生也就愿上你的课。高金英老师说:现在的孩子上课打瞌睡、睡觉很正常,关键是他的觉攒到谁的课堂上去睡。你上课有趣了,学生自然不会在你的课堂上睡觉。
当然,作为班主任,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学习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来教育学生,你像大家所熟知的:破窗理论;皮哥马利翁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当孩子班主任,首先记住孩子的姓名);魔力标签效应(给胡锦涛主席握手鼓励学生)等等。这些心理学知识运用好了,对教育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对学生要有爱心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爱是师德的核心。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爱”字。正因为有了对学生的爱,才有了对学生的信任、理解、宽容与尊重。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才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段惠民老师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自作主张将张三培养成李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宽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做教师的,没有能力断定学生的未来 ,更没有权利判断学生的未来。关于这一点,段老师举了很多的例子:爱迪生、邓亚萍、朗朗、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都是被老师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但最终都成功了。针对这个问题,杨瑞清校长“花苞心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花苞心态看学生只有两种,美丽的鲜花、可爱的花苞。花儿的开放,总有时间的先后,一池的荷花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像有谁吹着哨子一样“预备起”地同时开放的。总会有些先绽放,而有些此时只是花骨朵儿,不用我们去催,更不用我们去掰,过一定时间它同样会自己绽放。也许会比先开放的花更美些。孩子的成长其实也如花儿开放一样,有早开放的,也有迟一点儿开放的。面对迟开的花,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学会等待,等待之中有种美好的期盼,相信迟开的花同样美丽,也兴许会更美。所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就会给学生贴上了好与坏的标签,甚至会让他们用这个标签去塑造自己。当我们在面对学生时,说话一定要慎之又慎,要知道老师的话对学生的皮格马力翁效应是多大,对待问题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不是一句口号,而要老师付诸于行动,有时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安慰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就会对她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还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说出去的话会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会不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真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成就一个人需要一千句话,可是毁坏一个人也许就是因为一句话!这就是教师语言,责任重大呀!
有一句话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我们可以改一下“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能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可能不行。”实际上,这就是讲的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
四、教师要善于积累
成长就是积累,结合各位名家的成长历程,他们都保留了很多的东西,无论是工作笔记、班级活动还是学生作业、照片等,这些都成为他们的财富。成为他们著书立传的材料。高金英老师为便于保存材料,设计班级活动台账:时间、地点、教育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及效果。;丁榕老师将各种活动材料,读书笔记,学生来信及学生个人东西都保存着;李镇西老师二十多年前的资料都保存着。而我们缺的就是积累,虽然平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为没有保存,缺乏过程性资料,所以总结工作空洞无物,这个在优秀班主任评选的时候表现尤为突出,上级要东西的时候,我们拿不出来。
另一个积累就是经验的积累,任何名师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平时在管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针对问题,我们会有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积累就是经验,经验丰富了,就成为名师了。所以,优秀的教师是学生成就的,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着急,见招拆招,提高自己,成就自我。
五、要拥有管理的智慧
1、掌握网络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掌握网络语言,熟悉学生所喜欢的歌曲,能消除代沟,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特别是对于年龄稍大点班主任尤为重要。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发泄的机会,用丰富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当前,由于安全问题、怕耽误学习等原因,学生的课余活动很少,产生的不良情绪不容易宣泄,势必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把门踢坏,或把其他东西打坏。这样,班主任就应该组织一些活动,来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在活动中宣泄,在活动中感悟,在学生中接受教育,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3、利用不相容法则
“不相容法则”就是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时,就不能做另一件事。
段惠民老师曾利用不相容法则解决班内有自杀念头的行为。段老师在刚接手初一班时,校领导告诉他班内某某学生有自杀倾向,为了解决该问题,一是召开《珍爱生命》主题班会,再就是给学生布置讲故事比赛。教师利用技巧推荐《爱的教育》。每天班主任授意班委给学生布置讲故事的内容,这样学生每天学生完成作业就读故事,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没有时间干别的,这样学生就受到包括珍爱生命等多方面的教育,学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4、利用羊群效应
对于学生和家长,在推动某一项工作时,要事先和部分学生及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这样班主任在开展一些活动时就容易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10-5 06:19 , Processed in 0.0156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