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的“堵”与“疏”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6:51: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下面是我看到的一篇教育随笔,与大家分享。
我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教师,他们信奉的是所谓有力度的教育方式,他们对学生采取的是高压政策,虽说现在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不允许教师使用体罚与变相体罚,但这些教师仍然相信对学生一定要给好心而不要给好脸,与学生相处要用冷的面孔、铁的手腕,对待学生是“堵”而非“疏”。在这种长期的高压监管之下,一些学生压抑自己的个性,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创造力;一些学生学会了两面性,在校内乖顺听话,而在校外却叛逆不羁;还有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则干脆自暴自弃,成为班级的不稳定因素。在这样的班级管理之下,学生的思想中只能产生长官意志而不能形成民主意识,学生屈服于权威而忘记了自我,从长远的教育目标来看,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我刚进入教师队伍的行列时,也曾信奉过刚性的教育方式,但在与学生发生了一次次“火星撞地球”式的碰撞之后,我发现,在这场斗争中没有最后的赢家,学生表面的顺从与屈服其实难掩他们内心的不屑与叛逆。刚硬的教育不但没有使他们的问题得以解决,反而使他们更加迷失了自我。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我的刚性教育之下,不但没有迷途知返,反而堕入了犯罪的深渊。这件事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同时也对我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的教育之路也将会走入一条死胡同。

这几年,我一直在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育历程,也在总结自己教育方式转变的点点滴滴,现在,我逐渐在接受、也在实践着一种柔性的教育方式。柔性的教育是一种适应性的教育,它的前提是尊重、包容与爱。尊重,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所思所想,因为即便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也是经过他们的头脑,产自他们的心灵;包容,就是包容孩子们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枝头上的一朵花,他们各有各的芬芳鲜艳,我们不能将他们修剪成一个样子,否则这个花园将失去生机;爱,就是关爱孩子的成长,关爱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发生的一切,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分担他们失败的痛苦。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郭橐驼的嘴说出了教育的规律与法则,那就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柔性教育是符合这种教育规律的。柔性教育呼唤和倡导教育要适应孩子的自然天性,不能人为束缚孩子的发展,更不能用外来的强力去磨平孩子身上原本就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农业生产中可以将球形的西瓜培养成方形,但对人的培养绝不应该是这样的。

柔性意味着有弹性,弹性就是顺势引导。原民进主席、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总的教育原则必须贯穿着一个“导”字。教师“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这个空间是给学生的,学生在其间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修正自己的轨迹,发展自己的个性;这个空间也是给教师自己的,教师在其间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教育之道,纠正自己的教育失误,丰富自己的教育手段。有了这种空间,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疏通才能够辗转腾挪,才会更见成效。

柔性中也要有刚性,柔性教育需要顺应,但柔性教育中绝不是没有原则,刚性就是原则,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指导就是原则。毛泽东主席在谈到干部的领导方法时曾指出:“党要发扬群众民主,又不能做群众的尾巴”。同样,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也不能做学生的尾巴,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心的近距离,但在指导学生的人生时必须要远距离,站在学生之外,给学生以另外的视角,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刚易折、柔有韧,柔性教育中的动静相宜、刚柔并济,让我们的教育保持着平衡、发展与和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2-5-30 13:22:36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的教育保持平衡、发展、和谐,可以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4 10:01 , Processed in 0.0161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