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李卫东老师报告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7:14: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视频网上聆听李卫东老师的讲座,犹如一道精神的美宴,给予了我营养,也指明了我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报告中,李老师分析了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重点。听了报告,我明白了句如何教,段如何教,篇如何教。  我知道了低年段重点是句子的教学,理解词意、句意,想想画面,知道从这个句子学习什么,进行写话练习;中年段重点是段的教学,理解全段的意思、结构,学会读懂段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高年段的重点是篇的教学,理解全篇的意思、结构、主旨,学会读懂篇的方法(鸟瞰、解剖、会通),练习写作整篇文章。如果按此步骤扎扎实实地教学,我们带出来的孩子阅读、写作水平能不高吗?  李老师的报告结束了,但学习没有结束,我一定会通过博客等方式继续向李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听李老师的课,仿佛经历一场头脑风暴,让人震撼。感受最深的有这样几点:
  一、李老师在文本解读上下足了功夫,深入、厚重、创造性地文本解读,使文字变得鲜活,富有灵性,从而创设出极佳的课堂情境。         
   二、整堂课的设计别具匠心而又自然而然。李老师以探索性的、体验性的、过程性的目标为主线,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   
   三、老师亲切、随和、机智、幽默的个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思维的灵动、深刻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课堂就是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每一步都会发现奇妙的风景。
   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学生的发展。短短一节课,我们已看到学生在情感、思维方面的成长。
    五、人文与工具性兼具,取意于精神,落脚于语言。精神与语言,在这里丝毫没有割裂的痕迹,水乳般交融在一起,共生共长。    好的文章,繁简得当;好的课堂,疏密有致。  这一点在李老师的课堂也得到了印证。
    李老师说过,语文课培养的是人,千万不要忘了激励每一个生命向前走。他在课堂上努力实践着这一教育理念。  李老师的课堂扎实而灵动、平易而深刻,丰富而厚重,立体而鲜活,让人心驰神往且收获多多。李老师把课上成了一种艺术,上出了一种境界,课即是人,人即是课,一节课很惬意地下来,好像是精神的漫游。这不仅需要丰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积淀,也要有相当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当然这一切的根源,是李老师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爱。李老师深爱语文课堂,所以才能在文本解读上下这么多功夫,才能设计出一个又一个巧妙深刻新颖的教学设计;李老师深爱学生,所以才能在每一个环节不忘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不忘对生命的点化和润泽。  
   一个怀着爱和信仰执着探索的人,是幸福的,而且永远年轻。  想到了李白的一首诗《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碧山之中是天然、宁静、自由、纯美的天地,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新鲜,也不感困惑,只不过“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我想李老师也一定有一方属于自己的精神田园。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都将与他挚爱的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里逍遥游。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6-3-9 17:14:32 |只看该作者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板凳
发表于 2016-3-9 17:14:52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培养的是人,千万不要忘了激励每一个生命向前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地板
发表于 2016-3-9 17:15:08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的课堂扎实而灵动、平易而深刻,丰富而厚重,立体而鲜活,让人心驰神往且收获多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12 09:46 , Processed in 0.02532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