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培训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6:1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班主任培训学习体会

贾传福

一、认识自己  寻求幸福

相信魏书生大家一点不陌生,从1986年起,他开始任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当了领导,他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不仅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还教两个班的语文课。199710月,他到市教育局任局长,继续教实验中学的语文课。这些年来,魏书生更忙了,但他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算起来已经讲了34年的课。对此,魏书生还解释说,在他的意识里,工作学习是一种享受,更是他追求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基础和途径。魏书生老师思想“独树一帜”,大智慧、大境界,看似微乎其微的小事,他做起来,往往都会成为大手笔。

报告中,他首先谈到了教师要处理好四种关系。漫谈人生哲学。首先,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就要融入为理想社会奋斗的主流中。

其次,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要多看社会光明的一面。

再次,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还要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四)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其中,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和大家分享。他谈到“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再者和大家分享一下,他谈到“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不断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

先说解放

一个人,不再精神上捆绑自己,那么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捆绑得住自己的精神。我们要跳出自己看自我,整天的发牢骚、生气、神经紧张,小心眼的对事对物,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是我们还没有解放自己。   

记得他说到这样一句话“我魏书生算个啥,只不过是苍茫宇宙中的极小的微生物而已。”记得中央台《艺术人生》栏目曾做过一期关于宋祖英的节目。主持人朱军问:“长期以来你为什么总拒绝各类媒体的采访?”宋祖英答:“我一心只想着把歌唱好,不喜欢事前事后的张扬和宣传。”朱军问:“你觉得自己漂亮吗?”宋祖英答:“我在家里从来不化妆,有演出任务时,经化装后还算看得过去。”这种低调平和的回答受到现场嘉宾和电视机前广大观众的认同。实际上,不同的演员有各自的流派和风格,观众的审美取向又千差万别,彼此之间哪能机械相比?再说,即使演技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别,那也应该让观众、专家去论说和品评,何必迫不及待地自吹自擂呢?每个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谁都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也许在某个方面超过了别人,但在其他许多方面可能是相当欠缺的。任何人都不是样样精通的全才,任何人都有永远学不完的知识和技能。

我想,这样的大家才会有这样的大气。是啊,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觉得自己有些什么的时候,不妨想到这些,我们纵观存在的宇宙,我们确实是苍茫宇宙中的极小微生物而已。只有这样想,我们会谦虚做人、恭敬他人,感恩拥有。

他谈到我们充当的角色越多,自己的成长会越多,幸福就会越多,我们教师,不要老把自己当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学生、朋友,充当多个角色处事,这样去向问题,我们就不会太心累,跳出自我看自我,我们要感谢苍天和宇宙,让我们一天天的活着。

再说珍爱

现代的社会人,真正的幸福要珍爱自我,要有什么爱什么,不要没什么爱什么。要爱眼前,别老爱将来,明天。就爱现在,比如爱自己的班,班中的笨孩子才是我们的工作乐趣。是啊,反思我的教学,时常会忧伤与问题学生,也会有牢骚,这些不良想问题的办法都是不珍惜自己的表现啊。魏书生说道,我们千万不要糟蹋子自己。(经典语)

珍爱自己,怎么想事?千万别总钻在看不开的事情上来看。琢磨一下,挺有味道---还有,时间上要爱生命的每一段。人就是这样:青年认为少年好,中年认为青年好老年认为中年好,结果他一生都没有在好的时候过过。那么,人的一生究竟什么时候最好呢?实际上就是你现在最好,因为你不可能再回到咋天。“人生这趟列车,是提速的趋势,载着人们向生命的终点迅跑,你只有珍爱现在,有效地利用现在,才能使你有所作为,不虚度年华。”“时间上,珍爱自己目前拥有的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每一年、月、日、时、分、秒。20多岁时,我喜欢着20岁的优势;40岁时,我爱感受40岁的长处;现在50岁,发现独特感悟。

工作上爱工作的每一处。学会“乐在其中”,比如,我们的学生,今天的字书写的比昨天要好,要表扬,在进步中为学生高兴,为自己的小成绩高兴。要这样想事。


二、教师之爱要与时俱进

高金英老师制班的睿智无人可比,她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幽默诙谐的语言引领我们感受着育人的快乐;田恒平教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追求着一种无处不在的至高的育人理念;丁榕老师以她如榕树般包容、无私的爱,铸就着她一生钟爱的事业,在岁月的积淀中将自己由一名教师逐渐修炼到一位“教育大师”的境界······

在感动和敬仰之余,我的内心也有所思考,我尤其感叹于丁榕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爱是变化的。”

我觉得丁榕老师想要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教师的爱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按需给予,千万不能一成不变,不能照搬他人的做法,因为东施效颦,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应该拥有一种“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学会用与时俱进的爱的方式去关爱我们的学生。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它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是一种朴素的辩证统一的观点。我将其运用到班主任的工作中,其实是想强调:一致的教育目的,不一定必须采取同样的教育手段。譬如丁榕老师在她刚走上教育岗位的70年代,曾经用为孩子补袜子的方式表达了一名教师对学生最质朴的关爱,那种关爱,在物资贫乏的年代,让学生感觉弥足珍贵,让学生为之动容。可试想一下, 90后的孩子,他们生活如此安逸富足,个性如此张扬自我,如果哪一天,您正巧看到他肆意探出鞋子的脚丫子上穿着的袜子,不巧被大脚趾顶出了一个小洞,于是您心疼地、满怀关爱地说:“孩子,脱下袜子,我帮你补补吧。”我想下面您看到的场景必然是,那脚丫快速收回到鞋中,学生满脸惊愕地说:“老师,您没事吧!”言外之意“老师,您没病吧”。同样的教育手段,若放错了时空,选错了对象,我想结果该是大相径庭的,自然也就别期待取得同等分量的教育效能了,教育目的更是无稽之谈

回想我这十几年的教育经历,若把每一时期的“我”都召唤过来,汇聚一堂,大谈“关爱学生的方式”这一主题的话,那定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

十五年前的我,若指派某位同学为老师拿一下教学用具,他一定会认为这是一种荣耀,是老师对他的信任,是他能够独享的一种关爱;而十五年后,可能你的话音刚落,那个同学就会马上叫来另一名同学说:“某某某,老师让你······”结果是教师错愕无语,前面那位同学得意而去,后面那位同学无奈劳动。

帮老师拿教具这样的事情,在今天,我们必须责任到人,而且要轮流更换。因为给他们需要均等的机会,同样的职责,他们认为平等才是第一要务,而教师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可见教育的目的是不变,可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尤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必须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把住每一个时期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正确的关爱,千万不能抱怨他们的变化,因为当你抱怨的时候,也就是你止步不前,落后于时代的时刻了!

三、重视细节、智慧工作

田恒平教授的理念告诉我们:个人生活要豁达,尊重他人,适时放弃,放下才能承载。班级管理中不要总把目光盯在哪些不爱学习的孩子身上,这样对老师对其他孩子也不公平,花费老师的精力,影响老师的情绪,挤占了关注其他孩子的时间。另外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潜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各种能力的孩子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发展个性。教师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正如丁老师所讲“每个人都有一个“隐爆点”。

在其它方面田教授以《西游记》唐僧四师徒来隐喻班级管理。他认为:唐僧四师徒就是一个团队,唐僧是最没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却带领团队取得西经,他的成功原因在于:

有目标:向西天取经是他们的目标,“向西、向西、再向西。”是唐僧所坚持的信念。可见,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团队一样,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的信念。

有境界:无知、无能、无用、无欲。在小说中,唐僧给人的感觉是无知的,每到一个地方,总是问:“悟空,这是什么地方”“悟空,这是什么树?”,可到了西天,反过来是悟空问唐僧:“师父,这是什么地方?”由此可见,唐僧并非无知,他的无知是假装的,是一种境界,是把自己放在无知的位置上。因此,田博士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唐僧不会识别妖怪,也不会打妖精,更没有打妖精的武器,他似乎是一个无能、无用之人,但细细分析,唐僧并非无能,他的专长不在于打妖精,而在于拜佛念经,佛经就是他强有力的武器,金箍咒就是唐僧管教悟空的有力武器。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找到管理班级的有力武器,对症下药。

有仁爱。在唐僧四师徒的团队中,最有能力的当数悟空,悟空更是整个团队的救命恩人,从这一角度看,悟空理所应当是这一团队的领导,但为什么悟空不能成为领导,而唐僧却能呢?田博士认为是唐僧仁爱。唐僧善于调动悟空的积极性,总是把最难办的事都交给悟空,让悟空有一种被重用的感觉,所以悟空每一次都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唐僧还常怀着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徒弟,当悟空责备八戒贪吃的时候,他一方面劝悟空“悟空,你让他吃吧,八戒饭量大。”一方面又安慰八戒:“八戒,你多吃点,你饭量大。”由此,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自己要有一份仁爱之心,要公平对待自己的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如此解读《西游记》,如此借《西游记》来隐喻班级管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给人耳目一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7-3-27 15:55:12 |只看该作者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找到管理班级的有力武器,对症下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17 23:05 , Processed in 0.0222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