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21:13: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商河县怀仁镇中心小学  赵海英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阶段是习惯的教育,也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而写字教育又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最佳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几年来的实践,我对于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养习惯

写字教学中习惯的培养首先就是书写习惯的培养,包括坐姿、执笔姿势、写后的检查修正等等。其中坐姿和执笔姿势训练是贯穿写字教学始终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上述两个方面无论对书写技能还是对学生成长发育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激兴趣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兴趣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培养。

1.生动有趣的故事激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是练字的生动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趣。各种活动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变换了时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了课堂教学无法得到的锻炼,给了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活动的组织安排要井井有条,目的要明确,要密切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兴趣小组,书法竞赛,书法讲座,举办书法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表扬激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是鼓励他们学习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他就会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写字的兴趣。

三、教方法
  1.基本笔画。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
  3.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年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一笔一画写,也就是手到。字要写得规范、准确,并与范字进行比较。眼到,手到的同时,还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在这方面也可以讲一些书法家的心得体会,让学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静气和,内心深处对字的结构、形体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

四、树榜样
    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个别辅导时,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五、重练习

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期不断强化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步适应,最终形成好习惯。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完成练习任务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我对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成绩好的,完成作业速度较快、质量高的学生,我让他们两天练习一篇关于古诗或者文章段落的硬笔书法。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会动脑筋思考字形结构,布局疏密,从而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对于速度较慢、接受知识困难的学生,我让他们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保证质量,再求数量。由于采取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办法,使他们的信心增强了,写字的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
  孩子的每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的耐心和鼓励, 在习字教学中,我们还须继续努力,加强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让祖国的下一代真正掌握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10-4 05:11 , Processed in 0.0170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