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课程德育有效实施的一些策略 平阴县实验学校 田春梅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20:58: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让课程德育有效实施的一些策略

                                平阴县实验学校  田春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教育学者叶澜也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那么,这种把目光对准“人”的知识、学科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等都可能成为德育课程。如果说,课程是为了生命的课程,实现人的发展,是丰厚深化了课程的内涵;我们的体味是,一切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活动就是课程广而泛之的外延。

1、先进理念拓宽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培养课程德育的意识

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德育工作的质量,并在德育课程的建设、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投射出来,进而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学校发展。我们可以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王晓春老师的《做专业的班主任》、《今天怎样做教师》,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万玮、张万祥主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等教育专著。平时,我上网关注教育专家的博客,在陈宇老师的博客中,我明白了: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在孙云晓老师的博客中知道了:好习惯成就完美人生。魏书生老师的博客让我学会了轻松做老班。我还定期和各位专家互动,加入了七八个德育群,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随时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这些教育专家的思想使我受到了深深的启迪,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更新教育观念。继续坚持阅读,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交流,提高,努力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2、做好课程德育的开发和实践

A、抓好德育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我们要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作为首要内容来实行。

B、把课程德育内容实在化、具体化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给我们的德育课程提供了蓝本,但是实践中不够具体。《小学德育纲要》的培养目标中说: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结合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制定更详实的班规和班训,通过各种规范和自己的内心需要培养文明习惯。对“热爱集体的教育”一项,我们就可以制定出:认真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关心集体、多为集体做好事、珍惜集体荣誉等内容,并且把它细致化、具体化,让学生“有章可循”,为我的德育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了关于读书、值日等都规范条目,张贴上墙,以此来规范大家的言行。民主制定的这些规范,都成了更为贴近学生的属于自己的行为指南。

C、利用学科特点,找准渗透点,整合课程德育资源

我和本班的任课教师根据各科特点,依据《小学德育大纲》找出各个德育渗透点,收集整理,形成班级课程德育的内容,依托各科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还在各科学习活动中积极开发、实践,将文化学习和德育实践有机结合。比如:科学课关于节约水的学习,学生去搜集资料,认识水资源的危机,从而达到节水的教育。语文课后,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少数民族习俗,增强了民族教育。环境教育课程中,我们把节约纸张具体化,先看视频《一张纸的形成》,明白一张纸包含了多位工人的辛苦劳动,学生受到了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这样的学科德育资源和文化学习有机结合,深化了德育实践,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D、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班级德育课程资源的形成

班级活动是最有魅力的德育;班级活动是德育的最佳活动。因为班级活动是学生美好生活的起点,所以会给学生班级生活的美好回忆。德育必须“活”起来,我们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真实生动的教育情境中,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让学生从中得到欢乐,感受成功,体验艰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比如,班级最后的评价。“最美少年”不是只依据一个标准,而是从卫生、学习、才艺等不同的角度评选,因为“卓越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的机会,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斗志,增强了自信。按照这一思路,在上学期以习惯培养带动的形式,贯穿几周的德育管理。如:寒假结束后,发现学生在假期里生活没有了规律,生物钟紊乱,上课哈欠连天,所以将三周内的习惯培养目标定为“作息有规律做事有计划”,利用晨会的形式,配以课件,将学生的状态快速调整;考试前进行“绝不作弊”的晨会,告诫学生诚信考试,遵守规则。这些都是基于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德育,不是靠教条式说教,而是用多媒体,加上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大家接受更容易,效果更明显。

主题实践活动最好系列化。我们可以结合各个教育契机,开展主题活动。通过精心设计,不仅使教育寓于一个个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中,而且形成一个教育整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打下精神的底色”、“奠定人生的基础”。形成层次化、循序渐进的教育资源。像咱们国庆节临近,就可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爱国教育,低年级认识国旗,认识几代领导人;中年级可以讲英雄故事,看爱国影片;高年级可以走进中国近现代史,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辛燕主任进行的入队教育,队知识的了解、红领巾的系法、家长的参与,利用集会的形式进行仪式教育,再加上互动环节,这些已经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这里有个建议,毕竟入队是个仪式教育活动,还应该在入队的延伸上做些文章,让孩子们知道,入队是他们团队生活的第一步,可以增加队、团、党的教育,形成序列化,会有更深远的教育意义。“中国梦我的梦”书信大赛,演讲比赛,让学生梦想的种子已经萌发,也一定会阳光成长!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习惯培养,以活动为载体远比讲大道理、高谈阔论有效得多。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也成为了我们的课程德育资源,它犹如磁场一般紧紧地将老师和孩子们的心通过这些外延文化围绕在一起。

E、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也可以成为课程德育的资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的老师。福禄贝尔还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深刻地挑明了母亲在教育子女中所起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针;认为父母的爱是对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等诸多教育误区。家庭教育的不科学造成了学生劳动意识、责任意识等多方面缺失,家庭教育的不理想,单纯依靠电话、说教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家庭教育的责任缺失是任何高等学校所无法弥补的,我们学校的家长素质良莠不齐,那和家长交流,更新他们的理念,培养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是摆在面前的德育课题。我们那就应该用课程的途径组织系列化的讲座、家长会,既让家长明白的他们的无可代替,也要让家长学会科学的家教知识,既让他们看到孩子的进步,更要看到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这样我们的家校教育才会通力合作,走上快车道!这个课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渐完成。

总之,我们只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洞察学生的发展契机,加上服务学生长期发展的根本目标,就可以培养课程德育意识,建设和开发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孩子精神需要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都是具有生命力富有生机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其中,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出研究的味道,定会收获成功和喜悦!希望我们继续努力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德育管理方法,成为课程德育的开发者,更要做课程德育的实践者。让更多的孩子拥抱童年的快乐,在实验学校这片沃土茁壮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7-3-21 18:11:56 |只看该作者
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也可以成为课程德育的资源,需要先进理念拓宽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培养课程德育的意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7-3-21 20:19:16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只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洞察学生的发展契机,加上服务学生长期发展的根本目标,就可以培养课程德育意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7-3-23 09:18:34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努力成为课程德育的开发者,更要做课程德育的实践者。让更多的孩子拥抱童年的快乐,在实验学校这片沃土茁壮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5#
发表于 2017-3-23 10:36:27 |只看该作者
田主任的这些经验一定会给班主任工作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谢谢了!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17 18:16 , Processed in 0.0253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