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您亮出自信之剑 在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我说过“学生在我的手下成不了才,在任何老师的手下都成不了才”曾引起不小的反响。当时,我真是大言不惭,但静下心来细想,也颇有几分道理。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缺少一种自信,面对学生在成长中诸多的教育问题比如:理想异化、思想退化、情感淡化、精神软化等等感到无奈、无助,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曾听过许许多多类似这样的话:班里没有几个好学生,这个班算完了;就是叫神仙来教,这个学生也不会有起色;这个学生本性难易,天生就是这种料,除非当山没有棱角时才能改变他。实际上这种种思想本质上就是教师对自己和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否定,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是缺乏教育自信的表现。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精神的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它是对鲜活生命的诗意和艺术的塑造和张扬,它的使命是叩问未来,它是一份充满情感的事业,需要我们有激情、豪情,需要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需要我们面对难题时坚定自信、积极主动探寻破解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是给我们一份教育上的自信。 老师,要亮出自信之剑,需要从我做起。我们要相信自己潜力无穷,看到自己无限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对教育的爱是真诚的,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心底的,只要我们的教育态度不缺乏努力和勤奋,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也能将它化为自己的特点,成为教育的亮点。全国著名青年教师袁卫星,面对校长“你想爬多高的山,我就给你搭多高的梯”这样的话,当即回答:你能搭多高的梯,我就爬多高的山。正是这种自信,这种战胜怯懦的勇气,让袁老师迅速成长,不久便脱颖而出。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师正是缺少袁老师的这种自信和勇气,所以发展很慢,也感觉不到做老师的幸福、快乐。所以说,自信还是一种心态,许多60岁的人反而比20岁的人更年轻,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对自信的强烈追求,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欣赏美,不做牢骚王,要学会宽容别人,解放自己;在工作中要学会享受教育、享受课堂、享受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育是缓慢的艺术,要循序渐进,对待学生的“错误”“缺点”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辨证的看“缺点”有时也很可爱。要多用激励和赞美的语言和学生交流,要多给学生戴几顶“高帽子”。 老师,要亮出自信之剑, 需要干事创业。自信让成功成为可能,行动让成功变为现实。我们要埋头做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善于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入地了解其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做到精心修剪和对症下药。尤其是当学生生病了,和别人闹矛盾了,成绩下降了等等“关键时候”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呵护。我们一定要及时靠上,帮助学生排解心中的烦恼和自卑,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们要增强自己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让学生心悦诚服接受我们的“改造”,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有自己独到的教育魅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宣誓,课前一支歌,跑操文字口号在激发学生自信中的实实在在的作用,努力促成自信班级性格的形成,要把全体学生的劲鼓的足足的,让他们在丰盛精神食粮的喂养下,用激情和实干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老师,要亮出自信之剑,需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相信我们的自信一定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对他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我们要把“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这样的思想植入学生生命,要让学生对成功、进步有强烈的欲望,而且把这种欲望变成像渴望延续自己的生命一样迫切。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不管原先自己是一个什么状况,只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解剖”自己狠一点,与自己身上的“劣根性”做彻底决裂,好好听老师的话,一定会让别人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觉。 巴金说过,我们每个人不单单是靠吃米饭活着的,足见精神营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老师应当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如歌的教育征途上扬起自信的风帆,勇敢亮出自信之剑,收获一个又一个教育的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