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镇虎老师《主题活动-班级德育的阵地,学生成长的沃土》讲座有感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孔琳 陈老师开篇以一个我们教学生活中的常见的事情作为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主题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让在座的老师们知道情景有时并不定是要行动或者实践,也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思考,但却是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感悟的,陈镇虎老师清晰的阐释,风趣的讲述和详尽的实例使得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陈老师通过翔实丰富的案例,着重对主题教育活动的特点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即教育性、双主性、情景化和体验式四大特点。教育性要体现在内容呈现、过程方法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双主性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陈老师指出,核心就是要改变学生观,尊重生命体。作为班主任要摆正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妙用教师用语。情景化则要求班主任老师要为活动提供多种多样的形式,类型丰富的场景,使道德的认知情景化。 他在报告中提到的现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问题着实重重的击打着我们班主任的心弦,一不敢、二不愿、三不会、四不能,真实地点出了当下主题教育的薄弱原因,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反思和反省的方面。同时陈老师提到的如今主题教育活动实施举要六方面令我印象深刻,即“突出一个作用,坚持两个原则,增强三个意识,坚持四项标准,树立五个观点,体现六大特点”。 听完陈老师的报告,回顾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生涯,自我感觉爱生心切艺术不够,虽有成效却缺少科学的理论依托。我想教育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来源应该是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不断地超越自我,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一批批新学生,与他们的成长同步,才能扣住学生思想的脉搏,引领他们健康成长。陈镇虎老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内在潜能得到激发,成长需求得到满足,凸显班主任开展个别化教育的智慧和能力。其次,他对个案报告的撰写进行了四个层次的讲解,即什么是个别化教育、如何进行个别化教育、什么是个别化教育个案报告、如何撰写个别化教育个案报告。尤其指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犹如班级教育的“两翼”,“两翼”协调,班级发展才平稳而又迅速。最后,他通过翔实丰富的案例讲解了写好《个案报告》的十个注意点。另一方面,陈老师又谈到了班主任工作“创新转型”的主要内容。接着又从几个小点谈到这个话题。一是,教育的价值。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本源价值的尊重。所以我们当前要克服一下三个倾向。一是,纯粹的“唯物主义”它压抑学生的创新潜力。二是,单一的“社会本分”它泯灭学生的独特个性。三是,泛滥的“工具理性”它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第二大点是学生观。我们缺乏对学生作为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缺乏了解和尊重。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陈镇虎老师清晰的阐释,精辟的举例,字字千钧的点拨令老师们受益匪浅。本次讲座不仅有对传统德育的进一步诠释,也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方法,让我们的思维方式有了一定的转变,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