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情景教学在中学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14:06: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论情景教学在中学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周怡君   

  散文是一种文学性很强的文体,同时也是一种阅读性很强的文体。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是一种除了诗歌,小说,戏剧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以及哲理散文,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散文阅读自然而然成为语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在中学阶段,不管是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或是学生的个人成长,散文阅读在里面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帮助中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以及完善人格和培养情操,同时还能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无论是在中考还是高考,散文都占较大比重。那么对于散文的教学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面对散文的时候不再感到可怕,这对于所有的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散文教学;阅读教学;中学语文



引言

散文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是个人独特感受的独特表达。由于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灵活的文体,因此,散文显得丰富多样。正如散文作家秦牧所说:“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了银光闪闪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了余音袅袅的洞箫,有的像明净无尘的水晶,有的像色彩鲜明的玛瑙……”散文因其独有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教材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怎样充分发挥散文在教学中的价值,怎样教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的读也是尤为重要,经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散文阅读状况存在着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态度不端正;每天用来阅读的时间不多,散文阅读量小;散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阅读兴趣不浓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不高。所以造成学生的阅读水平越来越差,也越来越害怕读。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又在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了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自己自身的一些感受。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旧观念,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使用情境分析法以及其他的教学方法辅助教学,以此来达到我的教学目的。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力争寻求良好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阅读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力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人文精神。散文应该怎样教,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教的方式不一样,带来的效果自然不一样。因文而教,因生定教是一个重要原则。

一、概述(一)《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的阅读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我们教学文学作品的总纲。散文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课标的要求也适用于散文。因此,在领会这一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散文作品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和已有知识确定具体教学方式。

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现状(一)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的设置过于笼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初中三个年级的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过于笼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都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却没有更加具体细致的规定。那么什么才是“有感情”呢?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感情”一样么?教学目标的模糊直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靠自己的主观感觉来把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使教学目标难免形式化,没有起到引导和衡量教学效果的作用

2.语文教学过程中重技能轻感悟的教学方法

当下,虽然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散文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文学情操的重要性,但鉴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散文教学依然以教会学生答题套路为主,几乎完全忽视了对文章所抒发的情感的体会。不可否认,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在看到一篇散文时的第一反应绝对是这篇文章能使学生了解哪些知识。于是在设计教案时,一个接一个问题都围绕文章的知识内容,学生在课上跟着教师的节奏去回答问题,了解完文章内容,回答完教师的问题后,一篇散文就学完了。

总体来看,散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散文教学采取大卸八块的方式,破坏了散文阅读的整体意境。为了达成应试目标,许多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若干知识点,逐一进行强化巩固,致使学生所接受的散文教学等同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这样的教学使散文的美感荡然无存,学生对散文的领悟能力也明显弱化。

2.片面注重字词教学和内容分析,忽视对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部分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不重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而将主要精力与时间放在了字词教学和内容分析上,没有从散文的角度来关注散文的意境,学生自然无法领悟和把握散文写作技巧。

三、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散文解读教学中的运用(一)当下初中语文散文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对于散文文本解读没有准确的分类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散文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散文有记叙性散文,也有抒情性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区分不同类型的散文,根据其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但是有些教师并不对此做细致的区分和研究,这就导致教学中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学得糊里糊涂。课堂阅读分析与课外运用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一对孪生姊妹,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渗透对写作技巧的指导,启发学生在课堂阅读分析中把握写作技巧与规律,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正常路径。但是有些教师只注重课堂分析与讲解,不注意启发学生领悟散文的写作特点,在课后也缺乏及时的巩固与拓展,致使学与用脱节。

(二)情境教学对中学语文散文文本解读中的教学价值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随着课堂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为各种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以前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只需要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就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了,但是那样的教学方式知识把书本上应有的知识交给了学生,可是那样的课堂只会呆板,机械,毫无创新可言。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并没有教给学生。那样子的教学只适合满足上个世纪的教学要求,只需要掌握书本知识就行了。但是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会中,那样的方法早就应该遭到淘汰了,社会的发展意味着我们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顺应潮流,用更先进更好的方式与方法让同学们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体会到语言的精妙,通过学习课文得到情感上的熏陶,成为一名有知识有语文素养有鉴赏美的能力的人。在新课表理念的倡导下,出现情境教学,它使课堂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课堂,而是一个有魔法的舞台。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情节,老师则成为一个拥有魔法的人,不再是照着书本念,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到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那就是情境的世界。在那里面同学们可以尽情的遨游。尽情的享受课堂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使他们更好的欣赏文章。

(三)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散文文本解读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学语文散文文本解读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发现美,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文章的线索。一篇短小的散文,可以写上下千年事,相隔万里,但这些事情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反映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因此在学习时应该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想线索,以引导学生发现美。引导学生发现美,还要创设情景,即渲染课堂气氛,创造一定的审美情景。让学生置身在特定的情景中,似以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变作品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让学生“触景生情”例如在《散步》一文中描写了作者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情境,初春的田野是十分美丽的,在乡间的小路上有桑树有野花,那么对于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们如何领导学生去感受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创造一个情境,有些乡镇学校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回想春天田间美丽的景色,看见小路上除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少不了一些有趣的事物,比如蛐蛐,蚂蚁,蝴蝶等,让同学们说出自己所见过的美丽乡间景色,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由此点播同学想起在课文中作者的儿子之所以要选小路的原因,并且由此体会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由此迁出一条思路清晰的线索,从而完成课文的教学。让学生置身在乡间的景色之中,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去发现它美的何在,这样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情境中,让他们自己去品味,消化。经过一番耳濡目染之后,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的收益都是比较大的。

结语

散文的教学与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预设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倡导形式多样的朗读法、品味法,探究散文的主旨蕴含,并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拓展延伸到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 韦青妹.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研究 [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2.

[2] 程一凡.语文教学研究·中学散文怎么教 [J]. 成都, 2014.

[3] 王伟雄.初中散文教学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探微[D]. 浙江,2015.

[4] 张建芹.对当前散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D].江苏,2016.

[5] 蒙作龙.关于在散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思考[J].广西,2009.

[6] 王晓霞.情境教学的重要性[J].内蒙古,200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3 20:42 , Processed in 0.0239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